1 / 16
文档名称:

武夷山市旧城改造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夷山市旧城改造计划.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9/2/2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夷山市旧城改造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夷山市旧城改造计划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公示区位分析图规划区布局结构图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区综合交通系统图《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由南平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具体工作由武夷新区规划工作组和南平市城乡规划局承担。XX年2月,厦门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完成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通过省住建厅审查,XX年3月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成果。为了使城市总体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符合武夷新区发展的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现将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草案的主要内容在闽北日报、南平市城乡规划局网站——新城区”三个空间层次: 武夷新区用地面积——4132平方公里; 涉及区域——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市的潭城、童游、将口、崇雒、莒口、黄坑等乡镇、街道,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的邵武市水北街道、光泽县寨里镇、司前乡和鸾凤乡等。规划重点研究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城乡统筹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心城区——即规划区,用地面积539平方公里; 涉及区域——包括武夷山市的崇安、新丰、武夷、兴田和建阳市的潭城、童游、将口等5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镇。规划重点研究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空间组织与基础设施系统规划、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等。新城区——用地面积328平方公里; 涉及区域——包括武夷山市的兴田镇和建阳市的童游街道和将口镇等。规划重点研究新城的空间布局,落实各类建设用地。第五条法律效力本规划是武夷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六条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工程等内容,应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二章城市性质及规模第七条城市性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际性生态旅游城市,海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及中心城市。第八条城市职能武夷新区城市职能主要围绕“三大中心,两大基地”,即把武夷新区建设成为闽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海西旅游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旅游度假基地、闽北工业生产与研发创新基地。第九条人口规模 2030年武夷新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宜控制在66万人。其中:南翼城区2030年常住人口约42万人。第十条用地规模 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宜控制在8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35平方米。其中:2030年南翼城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第三章城市总体发展布局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十一条城市空间结构“一带、两翼、六片”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带:沿崇阳溪和纵向交通干线形成的城市发展轴带。两翼:以将口为城市交通支点,南北纵向延展: 北翼包括崇安、度假区和兴田,突出旅游度假; 南翼包括童游、将口和建阳,突出中心城市。六片:包括崇安、武夷山景区及度假区、兴田、将口、童游和建阳城区。第十二条城市分区规模与主导功能 1、城市分区规模武夷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武夷山市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武夷山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市区一切建设工程,度假区内新建别墅、多层住宅、旅游及商业建筑按表实施,余皆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建设工程用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项目,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地段应编制城市设计;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须编制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第四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执行;各类专业性用地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五条市区建设用地,根据实际情况,按主要用途择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类如下:见表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地;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使用可分至中类,并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按本规定表《主要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执行。凡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后执行。第七条凡用地单位征用未开拓或未拓宽的规划道路路旁土地,需同时征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一半或未拓宽部分的土地,作为开拓道路敷设市政基础设施的用地;道路另一侧是沟道或绿化带且未被征用,用地单位应全部征用道路红线用地并负责拆迁,不得它用。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