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3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3篇.docx

上传人:wu190701 2019/2/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3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3篇沙家浜红色景区游记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公司党支部组织参观红色革命旅游景区沙家浜。坐在飞驰的车上,路旁深秋的景色枯寂又凄凉,灰暗的天空在预示着一场秋雨的到来,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一丝凉意,不由的想起“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的抗日年代。但耳畔不断响起的经典名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又让人产生一丝暖意,对那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充满无限向往。虽知已是深秋,芦苇早已枯黄,或许又是另一种景色,满怀期待。沙家浜。深秋时节,芦絮飞扬,放眼望去,纵横交错的河巷和茂密的芦苇构成了狭长、幽深、曲折的羊肠水道。我们漫步在迷宫般的木栈道,满眼尽是密集的芦苇,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置身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机智和英勇,感受到那在眼前芦苇荡中谱写的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乐章。在春来茶馆的古戏台前,细细聆听京剧《沙家浜》选段,郭建光那一句“祖国的好河山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让我们心潮澎湃,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中华儿女若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而***刁德一那一句“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突出了阿庆嫂的勇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短短一天的行程,东进桥、抗日司令部、民俗街、叶飞委员长题词的照壁、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丛丛随风起伏的芦苇荡。昔日的芦苇荡,曾经以生死不渝的忠诚抵御了日本强盗的侵略,护卫着新四军伤员的安全。如今这片片芦苇又以历史证人的身份,无声的向世人诉说着军民鱼水情和共同抗敌的故事。芦苇丛丛,看上去含蓄深沉。芦苇虽然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其生命力颇为顽强。扎根于泥土中,默默的蔓延匍匐伸展,保岸护堤,经受着风雨的日夜摧残。它虽无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在平凡中贡献无私和伟大。难以想象,六七十年前,在这荒凉偏僻的地方和日寇进行水上游击战,腥风血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纵然芦叶飘飘,竹雨潇潇,波影摇摇,又有谁会感到它的美丽。如今,国运兴隆昌盛,社会稳定,人寿年丰,山欢水笑,旅游事业随之发展,过去被湮没的美丽得以重现,但我们又总能忘记,这片土地曾经硝烟弥漫,流淌着无数英雄的鲜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不断去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我们的上进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路,我们且走且看且听,体会着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辛,抗战道路的曲折坎坷,熟悉着在取得抗日胜利的过程中,涌现的无数优秀英雄事迹。眼前这一切的美是“芦苇荡”边那祖祖辈辈的常熟人的勇敢、智慧和坚强所赋予,无需刻意强调,亲近自然。如今的常熟人继承了上几代人的勇敢和智慧,充分结合城市革命特征,挖掘旅游资源,衍生出了多项革命系列项目,例如:红色教育游、绿色休闲游、金色美食游、文化影视游,其中每一个项都是沙家浜所特有且无可复制的地域特色产品,聪明的“沙家浜”人真正在城市发展中继承了祖辈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我们应该懂得这份和平宁静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这次红色景区之旅,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