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9/2/2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实验目的】①学****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活化能的测定方法;②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③熟悉电导仪的使用。【实验原理】速率常数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时典型的二级反应,其反应式为: t=0t=tt=∞速率方程式? CH3COOC2H5+ C0Ct0 NaOH=C0Ct0 CH3OONa+0C0-CtC0 C2H5OH0C0-CtC0 1c?ctdc ?kc2,积分并整理得速率常数k的表达式为:k??0 tc0ctdt + - 此反应在稀溶液中进行,且CH3COONa全部电离。则参加导电离子有Na、OH、CH3COO -+--- ,而Na反应前后不变,OH的迁移率远远大于CH3COO,随着反应的进行,OH不断减小, - CH3COO不断增加,所以体系的电导率不断下降,且体系电导率的下降和产物CH3COO- 的浓度成正比。令?0、?t和??分别为0、t和∞时刻的电导率,则:t=t时,C0–Ct=KK为比例常数t→∞时,C0=K联立以上式子,整理得:?t? 1?0??t ????kc0t 可见,即已知起始浓度C0,在恒温条件下,测得?0和?t,并以?t对?0??t t 作图,可得一直线,则直线斜率m? 1 ,从而求得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kc0 活化能的测定原理:ln k2Ea11?(?)k1RT1T2 因此只要测出两个不同温度对应的速率常数,就可以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仪器与试剂】 DDS-11A电导率仪1台大试管5支铂黑电极1支移液管3支恒温槽1台-2 氢氧化钠溶液-2 乙酸乙酯溶液【实验步骤】①调节恒温槽的温度在℃左右; ②在1-3号大试管中,依次倒入约20mL蒸馏水、/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L乙酸乙酯溶液,塞紧试管口,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③预热并调节好电导率仪; ④?0的测定: 从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准确移取10mL蒸馏水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注入4号试管中摇匀,至于恒温槽中恒温,插入电导池,测定其电导率?0; ⑤?t的测定: 从2号试管中准确移取10mL氢氧化钠溶液注入5号试管中至于恒温槽中恒温,再从3号试管中准确移取10mL乙酸乙酯溶液也注入5号试管中,当注入5mL时启动秒表,用此时刻作为反应的起始时间,加完全部酯后,迅速充分摇匀,并插入电导池,从计时起2min时开始读?t值,以后每隔2min读一次,至30min时可停止测量。⑥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在35℃恒温条件下,用上述步骤测定?t值。进而求得反应的活化能。【数据处理】求℃的反应速率常数k1,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恒温温度=℃?0=ms·cm -1 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mol/LVNaOH=]=mol/L 由于开始时温度还未温度,前4个点偏离较远,若代入作图的话线性较差,故舍去前3个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图1: 数据处理:?t对?0??t t 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 1 求出速率常数kc0 m=,k1=1/(mc0)=L/(mol·min) 文献参考值:k=L/(mol·min)相对误差-% 采用同样的方法求35℃的反应速率常数k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恒温温度=℃?0=·cm -1 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LVNaOH=[NaOH]=/L 前3个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图1: 数据处理:?t对?0??t t 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 1 求出速率常数kc0 m=,k2=1/(mc0)=L/(mol·min) 文献参考值:k=L/(mol·min)相对误差-% :∵k1/k2=m2/m1 ∴ln(k2/k1)=Ea/R·(1/T1-1/T2)ln(m1/m2)=Ea/R·(1/T1-1/T2)∴Ea=Rln(m1/m2)·[T1T2/(T2-T1)] =kJ/mol 文献值:Ea=kJ/mol相对误差% 【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测定的数据作?t- ?0??t t 图,图形为类似于抛物线的曲线,线性较差,分析原因为: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混合后体系温度降低,在初放入恒温槽内,反应试管温度未上升速度不如反应吸热速度,导致温度偏低,继而影响在混合后的几分钟所测溶液的电导率,使其偏低。去掉前3个数据后,重新作图,则线性明显提高。以℃去1点、去2点的图为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区别。在℃时,求出k值L/(mol·min) 文献参考值:k=L/(mol·min)相对误差-% 根据参考文献,本次实验误差不算太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本次数据误差为负误差,即测得反应

最近更新

以想念为话题作文 5页

学生感恩父母的演讲稿 (1) 11页

写给员工家属的感谢信 7页

小班教育随笔内容及心得 3页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含完整答案【精品】 12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参考.. 43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 43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精编.. 121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带.. 132页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00道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18页

雨灾雪灾应急预案培训的铁路与公路安全 19页

雨灾雪灾应急预案培训灾后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23页

自评报告中如何展示自己在医学教育与培养和实.. 22页

网络科技行业创业计划书 36页

电商平台运营方案中的售后服务管理 28页

电动汽车的智能人力资源与组织文化建设技术 24页

物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连接和监控生产环节培.. 28页

火灾搜救与自救技巧培训课件 33页

军训心得感悟100字(7篇) 14页

六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二十篇) 97页

广场舞大赛策划方案范文 12页

ktv劳动合同书样本 4页

快手企业认证申请公函 4页

圣经问答100条 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单元分析《两位数乘两.. 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3页

达州市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行)文号:.. 9页

扇形段积渣引发的各类事故分析 3页

曹雪芹-课件(ppt·精选)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