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负金额合同.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负金额合同.docx

上传人:ogthpsa 2019/2/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负金额合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负金额合同注意合同预算“负变更”! 负变更也就是合同预算减少的一种变更,但管理中预算责任施工方常常不会积极上报或是漏报,造成房企成本多付,形成成本管理黑洞。要堵住这个黑洞,关键看两招:明确主责管理部门和解决流程割裂。负变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减预算变更”,即通常是在甲方按照施工图或合同清单签署施工合同后,由于材料调差或工程量减少等因素引发合同预算减少的一种变更。常见的减预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甲方与乙方签署一份施工合同后,单独对合同预算进行扣减,对于甲方来说意味着节省了成本;第二种情况是甲方分别和供应商A、供应商B签署了施工合同,由于供应商A的施工问题,导致供应商B工程量增加,需要对供应商B增加预算,再从供应商A处将预算扣回。这种情况对于甲方来说成本不变,是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预算调整,部分企业也称为有责任单位的预算扣减。以上两种预算扣减和调整的共同特征是预算责任施工方不会积极上报,非常容易遗漏。 L企(转载于:写论文网:负金额合同)在XX年的巡检中发现,全集团各项目下变更金额平均占工程合同总额的6%,其中直接减预算(含有责任单位的预算扣减金额)占总体变更额的41%。其中某个项目的工程成本13亿,减预算甚至达到了3千万,占整体变更额的70%。但在各项目实地巡检中发现,减预算管控中存在重大漏洞,有很多工程是要取消或者要对责任单位预算扣减的,竟然没有发起减预算流程,施工方对减预算的变更也不会积极上报,造成了大量的成本多付。就因为这种漏洞,即便项目上做了大量的设计优化来节约成本,但结果很可能是应该节约的成本不一定能省下来。负变更成了不可忽视的成本黑洞,如何能够很好地监控减预算漏报,防止成本多付?这是堵住负变更管理黑洞的关键。一、负变更管控黑洞的源头如果要挖掘黑洞源头,就需要首先对L企目前引发减预算的场景进行分析。在XX年减预算变更构成中,设计优化占58%,现场确认、取消施工占33%,发包范围调整、委托施工占6%,其它类占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设计优化和现场确认、取消施工类直接减预算就占到了91%,是治理的重点。那么这些变更是怎样形成黑洞的呢? :三不管,主责部门不清成本部在变更管理上的主责是对设计、项目部提交的变更进行成本造价影响评估与审批,并按月度上报经营例会;设计部主责是设计需求收集与设计方案修改,并对设计方案对合同的影响进行拆分后分别发起审批;项目部主要是工程施工管理与变更实施执行。对这三个相关部门职责梳理后发现,在减预算管理中,三个部门属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责部门,存在“三不管地带”。变更对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哪些合同会产生影响,如果设计部与项目部是不清楚的,那么他们在提交减预算变更申报时就容易漏报或错报,而成本部也只能是对这两个部门提交的申报进行造价影响评估并审批,无从监控源头。 :管控流程割裂,为变更执行埋下隐患流程上的问题在于将一个完整的变更业务流程分别在不同的系统中分段完成,导致流程严重割裂,为变更执行环节埋下隐患。拿设计变更来举例,正常的设计变更审批分为3步,即设计变更审批、工程指令的审批及发出、施工完成后进行变更金额确认审批。L企的实际情况是,第一步,设计变更审批在OA里审批完成;第二步,由设计部将设计方案拆分到明源成本管理系统中,形成合同变更,然后再发起变更申报审批;第三步,各个合同下的变更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