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各位专家、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在我汇报课题内容之前,请各位看一段师生对话“师:各位同学,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生:大树师:有几棵大树?生:三棵师:有三棵怎样的大树呢?生:很高很大的大树这样的对话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胆子小、不想说,甚至不敢说。有的虽然能说,但又说不清楚,罗嗦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几位年轻的老师在2010年1月成立了课题小组,并确定了研究课题——“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次月我们对一、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分析:问题一:你喜欢口语交际课吗?选择“很喜欢”的学生只有10人,选择了“不喜欢”位学生则26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愿意上口语交际课,处于被动状态。问题四:上台发言,你感到紧张吗?26%的学生感到发言时不紧张,剩下74%的学生感到有点紧张或很紧张。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缺乏自信,没有在人前表现的勇气。问题五:你上课不想发言的原因?根据统计图显示:15人上课不发言的原因是怕说错了,老师批评。24人选择是怕说错了,同学笑话。剩余21人有其他原因。问题六:小组交流时,你会积极发言吗?根据统计图显示:12人在小组交流时会积极发言,16人偶尔发言,32人从不发言。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兴趣不浓。2、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3、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4、学生缺乏自信,没有在人前表现的勇气。(根据以上的结论,我们课题组确定了研究目标)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根据研究目标,我们课题组制定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及实施研究方法:1、调查法2、行动研究法3、激励法(接下来,我来讲讲我们课题组目前研究工作进展。)目前研究工作进展: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体会才能习得。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此,教学中要安排大量时间,并注意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一、努力给孩子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堂“口语交际”课,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孩子从内心深处喜欢,并愿意参与口语交际课。1、快乐的游戏游戏是深受孩子欢迎的,孩子之间的重要交际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让快乐的游戏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引入游戏这个交际载体,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交际任务。下面,是我们节选的一些教学片段:这是二年级陈艳老师设计的一堂口语交际课《看望生病的同学》。师:科利亚生病了,他的同学是怎样向他表示关心的,你们还记得吗?生:用气球来问候他。师:如果你的同学生病住院了,你打算怎样去看望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请你悄悄告诉他。 生1:小明生病了,我们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我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