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儒家邮报第195期共和国64年暨孔子2564年〔耶稣2013年〕2月10日主编:陈明执行主编:任重投稿订阅:rujiayoubao@全文下载:己任为万世开太平■特稿 1回家吧,同胞们!——《儒家邮报》癸巳新春贺辞 2■推荐 4【姚中秋】蒋庆“政治儒学”之思想史意义 4■儒耶对话 8【侯小兵】在今天应该如何开展“儒耶对话”? 8【石衡潭】“儒耶对话”不是东西文化之争 10【刘伟】儒耶对话的艰难——伪尊儒而实乱其道脉 12■思想学术 14【赵鼎新】“天命观”及政绩合法性在中国的体现 14【玄野】论民主的原罪 21【严寿澂】明末大儒王船山的人格与思想 28【刘梦芙】为往圣继绝学,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 42【陈强】美的历史意蕴 53【陈锐】儒家六艺与六经——在长三角中国哲学论坛上的发言 61■评论杂谈 63【姚新勇】中国亟需建构“公民意识”还是“国家意识形态”(驳郑永年) 63【秋风】雾霾不是禁放的理由 69【刘明一】常艳事件与儒家立场 71■林桂榛专栏 76【林桂榛】再论邓晓芒谈“亲亲相隐”的系列谬误 76【林桂榛】“五行”说源于天道历数考 91【林桂榛】论荀子性朴论的思想体系及其意义 96【林桂榛】近60年荀子性恶论/人性论研究论文目录 111■诗文 132【胡治洪】江城春雪有懷師友 132■公告 133壬辰广州儒家文化修身营成功举办 133中(孔子2563年暨耶稣2012年)补缺 134■特稿回家吧,同胞们!——《儒家邮报》癸巳新春贺辞回家吧,同胞们!——《儒家邮报》癸巳新春贺辞值此辞龙迎蛇的传统佳节之际,谨以旧联一副,为海内外广大同仁和华人送上我们诚挚的祝福:大泽龙藏蓄远志,莽原蛇蜕蕴生机。回顾过去的一年,潜龙虽然依旧勿用,并为众阴所凌,然而在国内外、体制内外仁人志士的努力拼搏下,一阳来复之势已成,我们有理由相信,“见龙在田”的时候为期不远。论年份,是龙去蛇来;论儒家和中华的运势则恰好相反,是蛇去龙来。过去的一年中,十八大的召开算是一件政治大事,其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都是“儒家故物”,都是仁本主义价值观。例如文明,此词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文明是一种光明,是智慧、道德、文化及礼乐制度的光明,是人类良知的开显和发露。文明是美丽的,越文明越美丽,文明中国,即美丽中国。又如和谐,正是儒家的远大追求和美好理想。儒家的和谐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人的身心和谐。要达到和谐境界,就必须道德挂帅,同时重视物质开发和民生建设。故《易经》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和谐是正己之德、利物之用、厚民之生的综合性结果。中和是儒家核心理念。《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又是礼的作用:“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口禾,意味着有饭吃和生存权;谐是皆言,意味着人人都有言论权。这样拆字解亦符合儒理。其它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价值观,都与儒家思想有相通处,或可从儒家经典中找到依据,都可统于仁字大旗下,为仁本主义所包容和涵盖。马英九先生说:“即使你有華人的血緣,你不懂中華文化,那你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華人啊!”说得好哇。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道德的认知最为高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中正,堪称世界文化最高峰,中华意味着文明、文化、道德之最高,华人意味着最文明、文化、道德之人。孔子集三代文明之大成,传诗书礼易乐春秋之六经,名之为儒家,其实是每一个人的家,全人类的家。小而言之,每一个家庭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而言之,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大而言之,全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就是一家人。“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本性、仁性,是每个人的本质和天性。因此,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儒家,只不过,很多人迷失了本性,迷失了回家的路,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有家的人,错把各种客栈旅馆临时建筑当成家了。努力啊,同道们!为个体提供安身立命的仁宅,为社会建筑长治久安的义路,这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文化责任历史义务!回家吧,同胞们!随着回家和愿意回家的人越来越多,儒家复兴、中华回归的步子将越迈越快,直到人类文明将产生新一轮的飞跃:从人本主义文明跃向仁本主义文明。(东海余樟法撰写)■推荐【姚中秋】蒋庆“政治儒学”之思想史意义蒋庆“政治儒学”之思想史意义作者:姚中秋(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02月05日在众人皆说宪政的大时代,儒门提出“儒教宪政”说或“儒家宪政”说,强势进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