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2 胡适.ppt

格式:ppt   大小:923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 胡适.ppt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2/25 文件大小:9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 胡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要内容新诗发生的历史动因胡适与《尝试集》周作人《小河》沈尹默《三弦》俞平伯的新诗一、新诗发生的历史动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晚清诗界革新及其影响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学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晚明文化思潮:市民文化、性灵(公安)、个性解放(李贽)——晚清龚自珍“惊雷”——林则徐“睁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洪秀全“拜上帝会”与洪仁玕《资政新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维新派:器物、制度、文化——辛亥革命——袁世凯复古尊孔——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科学与民主。(2)晚清诗界革新及其影响晚清宋诗运动“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程恩泽、何绍基、曾国藩、“同光体”。晚清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倡导“诗界革命”。晚清诗界革命黄遵宪等:“我手写我口”,力倡言文一致,并以“欧洲之意境语句”作为“诗界革命”发展的重要范式与方向。这就从根本上搅乱了旧的诗坛格局,动摇了传统诗学观念,开启了诗歌通俗化、大众化序幕,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梁启超《去国行》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东方古称君子国,种族文教咸我同。尔来封狼逐逐磨齿瞰西北,唇齿患难尤相通。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我来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犹幸非宋聋……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谁是“两昆仑”?(3)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尝试期的新诗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不久,沈尹默、周作人、陈衡哲、俞平伯、罗家仑、傅斯年、康白情、刘半农以及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新青年》、《新潮》、《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学灯》、《觉悟》上发表了一批初期白话新诗。一个问题:新文学运动何以从新诗发端?“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1)从最顽固的地方着手是一种战略选择(2)晚清“诗界革命”的触发(3)胡适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