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学生就业博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就业博弈分析.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2/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就业博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就业”这个话题,几乎从大学生踏入“象牙塔”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大学生交流的高频词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的就业政策,那么,毕业生,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存在怎样的博弈关系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并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对策。关键词:就业,博弈论,大学生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假设仅有高校和政府组成的系统博弈里,高校和政府可能出现寄托于另一方采取行动,从而坐享其成的行为,这也就是现代经济学博弈论理中的经典模型--智猪模型。假设猪圈里面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小。猪圈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就会落下一定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食物。如图1所示,从定量角度来看,踩一下踏板,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的过程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食物。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减去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踩踏板的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小猪大猪行动不行动行动1,54,4不行动-1,90,0图1此博弈均衡解是大猪踩踏板,小猪不去,因为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而且,小猪去踩,收益为负,不踩反而能吃上食物。然而大猪,已经得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如果不踩自己也吃不到,只好自己去踩。那么高校和政府的收益矩阵如图2所示:高校校政府行动不行动行动U1,V1U2,V2不行动U3,V3U4,V4图2众所周知,对于政府来说,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所以,V1>V2,V3>V4。而高校面对经济结构的转变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感到无能为力,本着以自身发展为直接目标,更关注高校短期内的发展问题,企图将学生就业成本转移给地方或中央政府,不管政府如何行动,采取不行动所得的收益都大于行动所得收益。中央政府则面对全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无法转移和逃避。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成本具有外部性,使得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高校不行动也能在外部性中受益。故:U1<U2,U3<U4。所以,在仅有政府和高校组成的封闭系统中,政府的最优策略是采取行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高校的最优策略是等待,不行动,或行动迟缓。2、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博弈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也存在博弈,双方博弈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不对称,用人单位想以最小的成本招聘到最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更愿意以最小的机会成本找到最好的单位,但对于任何一方来讲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损失也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