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抗战时期战区工厂内迁及其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战时期战区工厂内迁及其作用.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2/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战时期战区工厂内迁及其作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了支持抗战,防止东部地区的工矿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国民政府组织了沿江沿海国营和部分民营企业迁往我国西南等地。工厂内迁促进了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布局。虽然这种变化是受制于战争而被迫完成的,但它却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在战时短短的几年便走完了平时需要几十年甚至百余年才能走完的历程,并为以后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主动或被动所采取的有关政策而形成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模式,对我们现在西部大开发仍有借鉴意义。  一、战区工厂内迁的原因;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不但十分落后,而且布局极不合理。在历史上,由于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等诸多因素。所以我国的工业一开始便大部分建在了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成了我国工业的荟萃之地。据1932年统计,上海已登记的工厂为1235家,%;资本额1亿4846万4000元,%;工人有11万2030人,%。[1]工业如此集中,一旦遭遇战争是非常危险的。1932年“一二八”沪战后,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工厂应该内移,而国民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许多有识之士再次呼吁沿海工业应该迁到内地,政府应给战区工厂想想办法,南京政府未能立即采纳。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发展,工厂内迁的呼声更高。上海沦陷前夕,国民政府才开始着手实施工业撤退,转移工业经济的重心,在中国内地重建国防工业基础,以支持抗战。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特别是兵工厂陆续内迁。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不相信战争会旷日持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美出面调停以便就地妥协,并且低估了日军的军事能力。认为武汉离前线较远,比较安全,因此最初在选定工厂内迁目的地时,明确规定迁移目的为武昌。这样,当时由上海开始的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兵工厂大多是迁往武汉。此时,武汉不但成为全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经济的中心。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军溯长江而上,矛头直指武汉。日本最高决策当局在发动武汉战役时认为:武汉的陷落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就意味着丧失了湖南,湖北的粮仓地带和中国内地唯一的大经济中心,不但会造成政府经济自给的困难,并且会减弱现在唯一的大量武器的输入通道——粤汉铁路的军事、经济价值,将引起现国民政府全面崩溃和放弃继续抗战的决心。武汉及其周围地区,已经不是设立厂矿和复工的安全之地。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被迫改变最初的决定,提出要在平汉,粤汉线以西的地带建立新的工业中心,以西南、西北作为抗战建国的大后方,并明确指令工矿调整委员会迁移战时工业时,要以四川、贵州、湖南省西部为主,将各厂继续内迁,以保证后方生产的安全。这就为在前阶段迁移中已经集中在武汉等地的内迁工厂提出了继续迁移的任务,并指定了迁移的最终目的地。1938年6月29日,敌军已逼近马当防线,内迁武汉的工厂开始向西南、西北地区拆迁。同时,国民政府下令拆迁武汉当地的工厂,规定各类工厂不论大小,凡对后方军工、民生有用的一律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