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19/2/27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校区教九楼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目录任务概况及目的....................................................................................2编制依据………………………………………………………………2沉降观测方案…………………………………………………………2沉降观测的精度、时间、次数………………………………..2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2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2(四)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2(五)施测方法………………………………………………………………….2四、沉降提交的资料…………………………………………………………………2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一、工程概况:****大学**校区教四楼和教六楼位于********路西面,其中教四楼东临教三楼,南临图书馆,西临学生运动场,北面向学生宿舍,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而教六楼东临图书馆,西面靠近博文管理学院篮球场,北临教五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两幢楼的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基为粘性土地基。由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广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三分公司施工,桂林市南方建设监理公司监理,工程竣工日期为二00二年六月。二、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4、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教四和教六号教学楼《结构设计总说明》5、教四和教六号教学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三、沉降观测方案(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1)、观测精度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mm,(n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mm,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mm,(n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观测的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视距差:≤;视距累积差≤;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观测时一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2)观测时间、次数观测周期每月一次,每期观测时间三个小时,总共进行6期观测。首次观测时间为2012年12月28日。首次观测时,应观测多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二)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各拐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工程的特点,教四楼共布设了22个沉降观测点(如下图)。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3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变形观测的基准点选在远离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