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海盐地名概述.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盐地名概述.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2/2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盐地名概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08-1221:52:59)标签:语言地名小概述文化非原创分类:尝试而已     海盐:充分反映了它在地理、经济上的特性。人们一看到“海盐”两字,就会想到那里一定是地处沿海,生产食盐。《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五“海盐县(南九十里原十乡)本吴郡武原乡。秦置海盐县,汉因之,属会稽郡。又按(吴君记)云,海滨广 斥,盐田相望,即海盐与盐官之地同也。”今天,海盐盐业虽已废黜,但从场前、五团、八团、北团和汤家团等一些沿海地名上,还可以看出历史上产盐的痕迹。 一、街巷地名:海盐街巷地名名称由来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一、以地形命名的:    有两种情况:一是因街巷本身地形得名,如曲尺弄,中段有一弯曲,形似木工之曲 尺,故名。别一种是以街巷附近地形地物得名,如虎尾浜弄,旧时此处有一浜,形似老虎尾巴,故名虎尾浜,弄以浜名。今浜已填平,建成马路,但仍保留虎尾浜之名。葫芦潭弄亦是如此,弄口原有一口似葫芦的池潭,名葫芦潭,今建筑成群,形成一巷,故名葫芦潭 弄。    二、以历史遗迹命名的:    历史上海盐属于海防要地,宋、元、明、清各代海盐一带都建有兵寨,驻以重 兵。明代又屡遭倭寇侵扰,以下地名可作历史见证。    南台头:以明代所筑海防瞭望台得名,清光绪《海盐县志》卷十二“正统年间侍郎焦宏巡视海防,裁草烽堠山寨,添改南北瞭望台二座。”南台头,即系当时南瞭望台所在地。北门外亦有台头地名,是北瞭望台旧址。    九宫弄:明代倭寇猖獗,屡犯浙闽沿海。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犯盐,占县城,经欤城、半路,直逼嘉兴,所到之处,烧杀***掠无恶不作,攻占盐邑后,倭酋分别占据九座大院,胡作非为,群众称其为倭宫,并以此名为“九宫弄”。那里离东城门较 近,出东门即可下海逃逸,故被倭酋选为驻地。    委高墩:应名倭高墩,在百可园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犯盐时,守将汤克宽率军民奋起反击,倭寇死伤惨重,溃逃乍浦。海盐军民将倭寇尸体抛入坑内堆土为墩,故名倭高墩。古城路以县城南古城得名。清光绪《海盐县志》卷七“古城,〈图经〉县东南五十步,旧志云,其址今平,民悉庐焉。〈嘉禾志〉海盐县东南五十步有古城,古、顾音相近,疑即东顾城也。”此路在古城附近,故以古城而名。    百可园:以原郑氏家园得名。清光绪《海盐县志》卷七“百可园,〈图经〉……郑瑞简(郑晓,明嘉靖间刑部尚书)读书处,……。〈续图经〉百可旧亭,郑瑞简菜园也,取咬得菜根之义,……。”今园已废,仅存地名。    三、以衙署军营命名的:    营行弄:应名营房弄,在东门外。历代驻兵(护城)之营地。    戚家弄:相传因明代抗倭义师戚家军的总督衙门设于此弄而得名。按据史书记 载,抗倭名将戚继光转战浙东宁波、台州一带,未有来嘉湖之说,海盐一带系由汤克宽军驻防,这里所传“戚家军”可能泛指抗倭军队。   崔衙弄:古时县监狱设此,又距县衙门较近。有一崔姓狱吏凶残不堪,比县衙门还狠,群众呼为崔狱吏衙门,故称崔衙弄。    谷仓头:旧时官粮谷仓设此,故名。清光绪《海盐县志》卷十,在“常平仓”条夹注中载“西门外曲尺巷,旧有常平仓,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水灾曾出谷散赈,……咸丰间毁。”    四、以行业物产命名的:    八尺弄:相传旧时弄内曾开设棺材行,棺材行俗称“八尺行”,故弄名八尺弄。    园 弄:清代中叶弄内曾开设徐鼎和酱园,故名园弄。    船厂头:旧时有一马姓在此经营木船出租和修理业务,故名。    梅园弄:旧时此处遍栽梅树,有梅园里之称,弄以梅园得名。    北网舍:亦称北网晒。旧时东门外一带居民常出海捕鱼,在此晒网,故名。    五、以寺、庙、坊等建筑物命名的:   寺    弄:此弄在天宁寺西首,与天宁寺西部仅一水之隔,故名。    骑街牌弄:旧时弄口原有一座骑街(南北横跨东大街)石牌坊,故名。    东华牌弄:旧时弄内有东华牌坊一座,弄以石牌坊而名。    元坛弄:旧时街对面有一座财神堂,内有赵公明(元坛)塑像,故名。    财神弄:以弄内原财神庙得名。    小庙弄:以弄口施王庙(小庙)得名。    天宁寺路新辟路:此路因南北贯穿原天宁永祚禅寺而定名。    六、以方位命名的:    南塘街:位于天宁寺漾南而名。旧海盐县城主河道有四,除了护城河外,以天宁寺漾为中心,东为陶泾塘(今盐平塘),西为官塘(盐嘉塘),南为乌丘塘(今武通港)    河西街:因位于乌丘塘河西岸而得名。    北大街:亦称北门大街。位于旧县城北门外,故名。原县城内只有一条东西向主街道,分别划为东、中、西三段大街。    南  弄:在东门外,旧以东大街为界,地处南侧为南弄。    北  弄:在东门外,旧以东大街为界,地处北侧为北弄。南北两弄隔路相望。    北市梢:因位于北大街底梢,故名。 广场西路新辟路: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