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docx

上传人:kang19821012 2019/2/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论文关键词:中国;朝鲜;边境贸易;历史沿革论文摘要: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连绵不断,从而为两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和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主要探讨中国唐朝与新罗、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探讨中国明朝、清朝时期与朝鲜的边境贸易概况。中朝两国的史书上对古代中朝两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记载颇多,而对边境贸易的记载甚为少见。为了探讨中朝边境贸易的历史沿革,笔者先介绍中朝两国历史上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概况。中国唐朝与新罗两国的官方贸易,主要是通过使节往来进行的。在618—907年的289年间,新罗以朝贡、献物、贺正、表谢等名义向唐朝派出使节126次;中国唐朝以删封、答赍等名义向新罗派出使节34次。新罗使节赴唐时,携有大批珍贵物品献给唐朝皇帝,同时又带回大唐皇帝回赠新罗王的珍贵礼品。唐朝使节前往新罗时,也带去许多珍贵物品给新罗王。两国王室通过使节往来互赠珍品,除有永敦修好的政治意义外,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贸易。据朝鲜的史书《三国史记》等书所记载,新罗向唐赠送的物品有:金属类的金、银、铜、金钗头、金花银针筒、金佛像、银佛像等;纺织品类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鱼牙绸、龙销等;药材类的人参、牛黄、茯苓等;皮毛类的海豹皮等。新罗使节于869年一次携带的珍贵物品即达三十七种。唐赠送新罗的珍贵物品主要有金器、银锦袍、紫袍、紫罗锈袍、押金线罗裙衣、锦彩、绫彩、五色罗彩、茶叶、白鹦鹉、《道德经》、《佛经》、《孝经》等。唐与新罗民间贸易也很活跃,规模甚为可观。当时民间贸易的线路,一为陆路,从营州渡辽水,经安东都护府、平壤至庆州;一为海路,从澄州到大同江口或双江口,或临津江之长口镇(穴口镇)。交易的品种有金、银、铜、绫、锦、丝、布、人参、牛黄和书籍,特别是白居易等人的诗文。 780年,唐朝关市令曾规定:不得与新罗等国从事绫锦、绵绢、金、银、铜、铁等交易。为此,836年淄青节度使还专门奏请唐帝解禁。这一情节中,可间接看出唐与新罗民间贸易的数量和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否则,就不会有唐帝颁布禁令和地方官吏请求解除禁令之举。除民间贸易外,还有大批新罗商人、僧侣、农民入唐居住,长期在唐境内从事活动,并在登州、青州、海州、泗州、扬州、楚州、密州、等地设有“勾当新罗所”、新罗坊、新罗寺院。日本高僧园仁曾遇见十几个从事木炭买卖的新罗商人。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主要以“朝贡”和“回赐”形式进行。北宋对高丽的贡物,一般都要“估价回答”,即将这些贡物,由市舶司作价,然后回赠一定数量的物品(但1079年以后,不复估价,以“万缣”为定数)。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尽管受辽、金牵制,一度被迫中断,但高丽使节累计到北宋“朝贡”仍有63次,北宋遣使到高丽也有24次之多,且彼此交流的品种、数量都大大超过唐时的规模。如1072年,高丽使节金悌赴北宋,“朝贡”物品除以绫罗绸缎为原料,以金线银线绣成各种图案,制作十分精良,供皇帝和王室成员穿用的御衣、金腰带等服饰外,尚有香油20缸、松子200斤、人参1000斤、中布000匹、生平布000匹。1078年,宋使安焘带往高丽的物品,总数达100多种计000件,其中除供国王及王室成员穿戴的各种服饰外,还有金花银器000两、杂色川锦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