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谏逐客书李斯.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谏逐客书李斯.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3/1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谏逐客书李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的要求:1、结合本文的写作,懂得著文为用,在生活中学****养成用文章表达自己意见的****惯。2、学****本文开门见山、前后贯通,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个人观点的方法。 3、学****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重点及难点:构思选材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具:多媒体课时:2学时授课班级时间教授班级及时间:课后分析:第一课时一、作者与作品背景(包括题解)P51参见注释[1]及课文前面的作家介绍。(P53练****一)二、阅读、翻译全文,重要的字、词、句、段点拨(P54练****六)【译文】我听说官员们在商量着要驱逐宾客,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当年秦穆公征招人才,从西方的戎招来了由余,从东方的宛那里找到了百里奚,从宋国接来了蹇叔,让丕豹和公孙支从晋国来到秦国。这五个人并不出生在秦国,但秦穆公任用他们,吞并了20个国家,终于在西方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建议,移风易俗,老百姓(变得)乐于为国家服务,各诸侯国亲近并服从(秦国),俘获了楚魏两国的军队,国土面积扩大了上千里,秦国至今安定强大。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把黄河、伊水、洛水一带的土地收归秦国,又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占有了上郡,向南占领了汉中,收复了南方的各少数民族地区,控制鄢和郢都,还向东占领了险要的成皋,获取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对秦国称臣,(张仪的)功业一直影响到现在。昭王得到了范雎,废除了穰侯的相国大权,将华阳君逐出了关外,增强了君主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贵族豪门的势力。逐渐吞灭诸侯各国,使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四位君主,都是凭借了宾客的力量。由此看来,宾客哪有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假如当初这四位国君拒不接受这些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宾客,这将使秦国既没有富强的事实,更不会有强大的名声了。现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上的美玉,有随侯珠、和氏璧,悬挂着明月般的夜明珠,佩戴着太阿宝剑,骑着纤离骏马,立着用翠羽毛织成的凤形旗帜,架着灵鼍皮蒙的大鼓。这些宝贝,秦国一样都不出产,但是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夜间发光的美玉就不会装饰在秦国的朝廷上;犀牛角和象牙雕刻的东西就不会成为(你喜欢)玩耍欣赏的东西;能歌善舞的赵、卫两国美女就不会挤满(秦国的)后宫;而那些趹踶骏马就不会挤满(秦国的)马棚;江南产的金锡器皿就不会让您使用;西蜀产的丹青也不会成为(秦国的)颜料色彩。凡用来装点后宫、站满堂下、让人心情愉快、耳目快活的东西,必须是出产在秦国才可以用,那么这些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镶着珍珠的耳环,东阿丝绸做的衣服,五彩刺绣做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的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打扮得时髦漂亮、艳丽动人的赵国女子就不会站在您的身旁了。那些敲着瓦盆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唱着叫着,让人听了非常痛快的,是地道的秦国音乐。《郑》、《卫》、《桑间》、《昭》、《虞》、《武》、《象》等,都不是我们秦国的音乐。现在放弃敲盆击罐的秦国音乐而接受《郑》《卫》这样的外国音乐,不听弹筝而听古老的《韶》《虞》乐曲,象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无非是眼前听了舒服、适合观赏,所以一切也就可以了。现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可不可以,不管是对是错,不是秦国出生的统统赶走。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人、音乐、珍珠和宝玉,而对人却是非常轻视的。这不是统一天下、征服诸侯各国的办法啊。我听说土地广了粮食多,国家大了人才多,军事强大了战士就勇敢。所以泰山因为不拒绝泥土才能变得那样雄伟高大;黄河大海不舍弃细水短流才变得那样深;君主不拒绝百姓才使他的思想品德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地不分东西南北,人民不分国内国外,只要你这里一年到头富足和平,鬼神都会跑来帮你。这就是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原因哪!如今却抛弃百姓让他们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而让他们去成就其他诸侯的事业,使天下的人才望西而却步,停止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拿武器借给强盗、拿粮食资助贼寇的行为啊。东西不出产于秦国却很值钱的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但却愿意为秦国效忠的也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少人民的力量而增强了仇敌的势力,自己国内空虚而国外还对我们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国家不出危险,是不可能的。三、课堂练****P54练****六(解释加点字的用法)第二课时四、层次结构分析全文共五部分,即文中的五个自然段落。第一部分:指出逐客主张是错误的,开宗明义,提出问题,统领全文。第二部分:援引秦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君主任用客卿成功的史实,从正面论证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他首先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富国强兵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从而将逐客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第三部分:铺述当今秦王重物轻人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