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通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南通市气象局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1目的和意义…………………………………………2编制依据…………………………………………3适用范围……………………………………………3一、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面临形势………………………4主要气象灾害…………………………………….4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气象灾害发展趋势分析…………….…………..13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4指导思想………………………………………….14规划原则………………………………………….14规划目标………………………………………….15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16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16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布…….………………….22四、气象灾害防御方案…………………………………..30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防御方案………….…….30气象灾害次重点防御区防御方案……….…….31气象灾害一般防御区防御方案…………….….31五、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非工程性措施)……..32防灾减灾指挥系统………….………….……….32气象灾害监测监控系统….…………….……….33气象灾害预测预警……….……..……….…..3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建技术研究….……….35气象灾害防御………………...……….……...35六、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39防台防汛抗旱工程………….……………….39人工影响天气工程……….……….………….40防雷工程……….….………….………………..40应急避险工程……….………….……………….40警示标志工程……………...………………...41信息网络工程……………...……………………41应急保障工程…………………………………...41七、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41加强组织领导……….…………….…………….41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42强化法制建设………….……….……………..42完善各类制度………….……………………….42健全投入机制…………...…………………...42依托科技支撑………...……………………...43加强部门联动………...……………………...43提高防灾意识…….…….….………………...43强化监督实施………...……………….……...44前言气象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70%以上,由气象原因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也较为严重。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近20年来,我均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800万公项,造成人员死亡44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亿,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南通地处中纬度地带,滨江临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象灾害种类多、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干旱、雷电、低温冻害、高温、暴雨、大风。南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运输繁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候系统的复杂变化,气象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对生态、环境、资源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市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但气象灾害防御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全面统筹规划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进一步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增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制定《南通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本《规划》由南通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一)目的和意义我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200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