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参观南理工兵博有感12陈艳鹤兵器发展的历史,直接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从刀枪剑戟的冷兵器发展到现在现代各种制式精良的武器,兵器装备见证并记录着人类科技发展的轨迹。兵器博览馆是集科普知识宣传、世界兵器展示、人才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数字博览馆。兵器博览馆采用文字解说等形式传播枪械、火炮、弹药、装甲车辆等常规兵器的结构、原理、作用、发展历史等兵器知识,同时展出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各种兵器、南京理工大学由原中国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建而成,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襄助下,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收集,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引言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的藏品。其中许多为我录了炎黄子孙为抵御外侮、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国防尖端技术被突破,传统兵器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我不断提高,使我之地,极大地增强了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一座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兵器博物馆已在南京理工大学建成。。建后的兵器博物馆集展示、教学、科研于一体,可用作各军工专业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的服务基地。该兵器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各兵器制造和研究单位的大力支持,现已收集到6000余件兵器实物,其中不乏文物级珍品。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学校不仅重视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并且注重实物教学。该校兴建的兵器博物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国防教育场所,集展示、教学、科研于一体。兵器博物馆共收集有大批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常规武器,共计6000余件,其中不乏文物级珍品  别小瞧了这个兵器馆。这里分成了炮馆、枪馆、引信馆……,存有从土炮到喀秋莎的各类中外火炮,,各种引信更是应有尽有,这里的有些珍品甚至国家军事博物馆都很难看到。邪恶与正义之师的伟大与光荣同居一室,在这里化作永恒的定格。这里的每一件藏品,对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和莘莘学子来说,都是研究的对象和创新的起点。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蕴涵着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每一件藏品都是南理工人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的真实写照; 每一件藏品也都体现出中国国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这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军所赢得的每一场战争,都与南京理工大学这座高等学府里开展的科研密切相关; 也可以这么说,新中国兵器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聚着南理工人的无穷智慧与辛劳汗水。进入展馆,我发现博物馆中最古老的火炮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最著名的就是“喀秋莎”火炮。还有加农炮、火箭炮、山地两用炮、迫击炮……每辆战车旁都有一块木板标明其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制造年限及产量。所有展品都是在战争中被缴获的。各式各样的战车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喀秋莎”火箭炮为前苏联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它的真名却无人知晓,这里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前苏联政府怕敌人知道这个杀伤力很大的火箭炮叫什么,所以不告诉士兵们这个火箭炮的名字,士兵队伍里有一个士兵的女友叫“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