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精]杨修之死.ppt

格式:ppt   大小:2,117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杨修之死.ppt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3/2 文件大小:2.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杨修之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归纳阅读1感知扩展阅读2作者字词阅读3杨修之死《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罗贯中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等,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书中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资料链接背景资料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人,一说杭州或庐陵人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相传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徒弟。他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作者简介出处:《三国演义》第72回《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只好退兵斜谷口。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叙述了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背景资料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时年方44岁。人物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一生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人物介绍1、能梳理情节,复述课文。2、分析主要人物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学****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