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设计资质等级编号:[吉]城规编第(153014)丙级项目名称: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村村庄规划委托单位: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村村委会编制单位: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阶段:成果阶段院长:杨立刚注册规划师:秦春玲总工程师:刘振东审定:李志光项目负责人:刘春久参编人员:刘慧琦赵鑫肖扬纪德新徐功大王欢校对:赵鑫肖扬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村村庄规划说明书榆树市土桥镇人民政府2017年12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新农村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 1三、规划依据 3四、规划原则 3五、规划期限 3六、编制过程 4第二章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5一、地理位置 5二、人口与面积 5三、村庄与周边村镇、城镇的关系 5四、地形地貌 5五、村庄自然资源 5六、村庄气候条件 5七、景观资源 5八、村庄经济发展概况 5九、村庄组织情况 5十、村庄建设情况 6十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6十二、村庄发展态势分析 7第三章十四户村村域规划 9一、村庄定位、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 9二、村域人口规模预测 10三、空间规划结构布局 10四、建设用地规模 11五、经济发展规划 11六、各村屯职能分工及发展重点 12七、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八、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12九、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3十、综合防灾规划 14第四章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 15一、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15二、确定村庄建设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 15三、村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预测及用地指标的选择 15四、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16五、村庄住宅与院落建设 18六、基础设施规划 20七、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 25八、综合防灾规划 25五、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规划 26六、场地竖向规划 28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整治规划) 29一、近期建设规划原则、目标及期限 29二、村庄用地布局调整 29三、村庄道路整治规划 29四、基础设施整治规划 30五、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规划 31六、村民住宅及院落设施改善建议指引 31七、村庄风貌整治规划 32八、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安排及投资估算 33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一、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项目落实 34二、加强规划宣传,强化公众参与 34三、依靠群众,发挥作用 34四、创新投入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34五、实施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 34六、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措施 35第一章前言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中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的一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表明中央政府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点最突出的表现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6年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6〕4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25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土桥镇十四户村实际情况,编制《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村村庄规划》。二、新农村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应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环境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规划设计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综上所述,新农村规划设计,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出发,进行综合性思考和研究,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和政治文明建设。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明进步程度,体现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总量、农民收入状况等方面。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