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句中课题 -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句中课题 -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9/3/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句中课题 -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作文之“有文采”江苏张震【写作指导】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即“文采”。阅读一篇美文,如饮香茗,如食橄榄,余香无穷,这往往是“文采”的功劳。同学们在作文中倘能准确,简洁地用词,能根据表达需要选用灵活句式和鲜活而独特的修辞,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文采焕然,灵气纵横。高考考试大纲将“有文采”定为发展等级。具体要求有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以下我们将结合具体例子略加分析。词语推敲如炼金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词语生动并非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是思想和情感的真切体现,它重在选用词语恰当地表情达意。如“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我与地坛》),分明是“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作者却写成“剥蚀了古殿檐头的琉璃”。动词“剥蚀”“坍圮”“散落”通常不带宾语,作者却让这几个词都带了宾语。这样写,突出了荒园的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历经沧桑的地坛变得荒凉残破,这正与作者落魄的精神状态相吻。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这样的词语毫无疑问是生动的。句式灵动如舞蹈再谈句式灵活,《听听那冷雨》中对句式灵活有精彩展示,“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短句参差跳跃,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长句和短句交错运用,诵之于口,悦之于耳,余光中先生纵笔驰骋,或整句、或散句;或短句,或长句;或陈述,或感叹;或祈使,或反问……随意挥洒,任意驱遣。写出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善用修辞见智慧用好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锦上添花,还可以使文章观点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有个‘老大难’单位,过去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后来下了决心。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2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各方面都要整顿》的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利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式,形象生动地点明了“只要敢于负责,没有办不了的事情,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一论点,让人过目不忘。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修辞,无论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设问、反问……必须与表达的内容相协调。意蕴丰厚味无穷繁华落尽见真淳,“有意蕴”较之“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要求更高,是写作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古人云:“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说的就是文句有意蕴。文章饱含感情,言此意彼,将意蕴蕴含在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经过思考,透过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其中的底蕴;能让读者阅读是被深深的吸引,阅读后能掩卷沉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看唐诗《闺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表达反战主题,但文章中却没有显露半个反战的字眼,含蓄深沉,耐人咀嚼。达到了篇中有余意,句中有余味的效果,使人回味无穷,把玩不尽。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