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慢性病防制复习题(仅供参考)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是什么?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2、县/区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答:。,包括死亡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新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等。、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包括院内板报和宣传画张贴、宣传日活动、健康课堂、诊疗过程中的咨询教育等。。。3、慢性病干预的三类人群是什么?答:慢性病干预工作要面向三类人群:一般人群、高风险人群和患病人群;4、慢性病干预的三个环节是什么?答:慢性病干预重点关注三个环节:危险因素控制、早诊早治和规范化管理;5、慢性病干预的三个手段各是什么?答:慢性病干预注重运用三个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6、慢性病监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1)人口统计学信息。(2)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吸烟、膳食、身体活动和饮酒等)。(3)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自报患病状况、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等。(4)身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5)有条件的地区可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7、死因监测的定义?答:死因监测市指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死因监测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所辖街道的死因监测管理工作;收集所辖服务站、卫生室的死因登记信息,统一上报;对死因明确的个案进行网络直报;对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开展死因推断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有关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配合收集所辖街道、乡镇上一年度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等资料,并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9、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在死因监测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出具死亡证明,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时复核上级反馈的信息或死因不明的个案。10、死因监测的目标是什么?答:死因监测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死因监测系统,掌握居民死亡情况,确定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确定慢性病防控优先领域,制订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11、如何对死因监测进行质量控制? 答:1. 建立死因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体系:制订完善质量控制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死因诊断准确和死亡案例报告完整。2. 网络报告资料质量控制:通过网络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审核,对各报告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 现场质量控制:开展漏报调查、现场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专项培训等。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病信息管理中的任务是什么?答:、整理和上报工作。,做好慢性病相关资料档案保存和管理工作,长期保存有关证明书、登记表等。、维护辖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档案。13、慢性病防控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是什么?答: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的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以上县(市、区)。;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以内。%以上,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县(市、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营养状况监测覆盖全国15%的县(市、区)。%以上。14、高血压的定义各是什么?答: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