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廉洁教育策略谈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邓茜茜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对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校园中出现了小学生当班长搞“贿选”等事件,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识别能力差,容易麻木模仿成人的某些不当行为,如果就此放任自流,那么他们将来一旦接触到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利益,就很可能会变成一支极具破坏性的力量。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实际上还是在和不良社会风气争取时间,争取战略主动权。一、创设廉洁校园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学校,其环境的优劣对于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土壤。”要使校园廉政文化创设达到好的效果,氛围的营造十分的重要。如在学校的墙壁上书写催人奋进的廉洁标语,悬挂著名政治家、廉官的画像;在班级中设计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板报,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则关于廉洁的警句、名言,也许对于学生的思想变化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校园的道路也要时刻保持整洁,让孩子们无时不置身于廉洁文化的氛围中,从思想和行为上得到熏陶。二、发掘廉洁教育素材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各种文化载体很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在各科教材中发掘廉洁教育素材。在课堂知识的讲解中渗透廉洁思想,培养廉洁意识。如在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讲述了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送鱼来他却拒收,并说自己不喜欢吃鱼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说说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鱼,在谈论过程中领悟一个很实在的小道理:有权有势的时候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很容易,如果因为当官而受贿,就有可能想、丢掉你的官位,到时候就连最普通的鱼都吃不到了。这个故事也告诫同学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这样一种知识讲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其次,我们还应该善用我们的网络工具,新闻媒体等,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廉洁资料,并帮助学生制订成册,让孩子们在动手中再次接受廉洁教育。三、培养学生廉洁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中铺张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一、饮食浪费。午饭后,常常能见到桶中剩余大量的饭菜,小卖部中争先恐后地购买零食等现象。二、衣着浪费。现在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产生了很强的攀比心理,要穿新衣,要买名牌,旧点的衣物就拒绝穿。这样的浪费实在令人担忧。中国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小至个人修心、齐家,大至治天下,无不含有对俭的崇尚与遵循。殊不知,节约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尊重,它能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只有拥有节俭意识,才能对自然、社会、生命怀有素朴之心,克服欲望的无限滋长与膨胀,不断完善和升华人格。老师要让学生们懂得现在所拥有一切的来之不易,身处农村的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粮食的种植,亲身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在节假日,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取零花钱,感受爸妈的艰辛,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节俭意识。因为,节俭也是廉洁啊。四、构建廉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