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分析.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3/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分析-旅游管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分析 袁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质量管理分析,从景观质量、设施质量、旅游产品质量以及人员质量四个方面入手,了解松山目前的质量管理发展现状,提出松山可开发的旅游产品、可提升的景观、设施方面,以期提高景区整体质量,为其他自然保护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和休闲体验品质越来越重视,自然保护区作为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项目之一,有足够的特色与潜力成为游客乐于前往的目的地。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成立于1986年,是北京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以天然油松林为主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延庆县海陀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总面积4671公顷,距北京市区仅90公里,作为北京市西北方向保存最完好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不仅使松山自然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抵御风沙及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北京市民和广大外来游客接触自然的一处天然圣地。如何了解并满足游客需求,如何打造、提升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品牌,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正是当下松山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二、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现状关于松山的旅游研究文献比较丰富。张玉钧等(张玉钧,邹国辉,2007)分析了松山旅游的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提出以生态旅游为中介,由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及相关行政部门等利益主体来共同参与保护区的管理。牛江等(牛江,张玉钧,2007)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陈学琴等(陈学琴,聂华,2007)以SWOT作为分析框架,对松山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的强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对策。陈亮等(陈亮,王雯,2009)初步探讨了松山旅游经济发展与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关系,为保护区管理和开发旅游资源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上研究为本案例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松山旅游的发展情况,但未对松山旅游质量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探讨。本案例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松山旅游质量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境内,处于延庆县的西北角,北与河北省赤城县接壤,西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在松山自保护区开展旅游以后,累计投资上百亿,2001—2002年国家财政部、环保部门支持国家级松山保护区135万元事业经费,2004年投入保护区能力建设经费60万元,年度管理经费128万元。自2005年起,保护区每年可固定从国家财政部门获批100万元的能力建设经费,用于环境维护、旅游基础设施等的改善。,。在2009年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由通用汽车公司赞助修建了保护区游客中心。区内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有大型宾馆4家,经营形式为股份制。总的来说,松山自然保护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旅游体系,是集科研、考察、度假、观光、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四、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现状笔者主要通过对北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