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内控与管理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
王鹏飞(主讲)
潘超勇
李鹏
:
没有内控系统的企业,
就象坐在飞驰的马车上却没有手握缰绳!
企业内控系统就象牵引风筝的线,没有线的风筝
是飞不起来的
一、基本概念阐述
二、内控系统整体架构
三、内部控制五要素
四、内部控制的应用
走进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
法案产生的背景
安然,世通等知名公司相继暴露出严重的管理层欺诈丑闻,使美国上市公司深陷信用危机。会计系统的漏洞、管理层的失职、内部控制的缺乏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导致管理层欺诈丑闻的根本原因。重建公司信用,规范高级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关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刻不容缓。
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由美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故简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法案出台的目的
- 重建公司信用,培育公众信心,振兴证券市场。
- 加强公司监管,规范业务运作。
- 增加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确保公司管理层可以从有效监控的系统中获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必须对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要求存档的材料和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概述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案例1)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
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
口等环节,公司伪造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
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案例2)
我国内部控制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与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创新
·2006年03月05日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1/2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
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没有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18号》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1/3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1/4
企业内部控制----理念
业务流程重组
战略转型阶段
业务流程优化
成熟阶段
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
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组织之中,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
全面评估流程根据战略重新设计和整合流程,适应新的战略和变化。
评估现有流程,优化
流程,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降低流程成本
不增值活动建立规范化流程,使工作例行化,减少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阐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