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9/3/7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次课标题专题五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授课班级上课时间周月日第节上课地点教学目的通过学****了解法律的含义,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及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帮助高职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特征和构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法律的一般含义2、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和构成教学难点1、法律的一般含义2、社会主义法律精神3、宪法的基本原则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师生对话、模拟法庭授课时数课内6学时(第1节2课时,第2节3课时,第3节2课时)学****思考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授课后记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征和本质;、作用;;(三)教学时数:4课时(四)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案例1: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6月,从网上下载了***,破译并盗取某公司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案例2:大学生孙某,平时钻研侦探小说,颇有心得,要与警察一比高低。开始盗窃宿舍财物。他每次作案都控制财物的价值量,在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以下,以免构成盗窃罪。并在每次作案时,都戴上手套,用拖把抹去足迹。当他被抓,警察告诉他,他多次作案,累计盗窃金额巨大,已构成盗窃罪时,悔之晚矣。可见,知法绝不是对法律一知半解,它不仅要求对法律条文有完整准确的理解,而且要求对法律精神,法治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法律心理。一、法律的词源《说文解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唐律疏议》明确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律”。从词源看,汉字“法”意指“公平”“裁判”“罚罪”和“规范”,含实体和程序两种含义。“法”与“律”连用,作为一个独立合成词,主要是近现代的用法。在西方,含有“法”、“法律”语义的词更为复杂。有学者认为,法指的是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法律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行为规则。二、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只有透过各种法律现象,把握其本质,才能深刻揭示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含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定和认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注意:国家强制力并非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纪律观念、道德观念等也在保证法律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是产生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性质、社会面貌,也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完整一点,还应该说法的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三、法律的历史发展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的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法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历史阶段性,表现为不同历史类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1、奴隶制法律奴隶社会经济结构中,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作为生产劳动者的奴隶。因此奴隶制法律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反映。特征:一是有明显的原始****惯残留痕迹;二是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三是刑罚方式极其残酷;四是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2、封建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