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

格式:doc   大小:21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

上传人:duzw466 2019/3/8 文件大小:2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寄生虫实验报告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2011/9/26第一幕CASESUMMARY:罗某,女,42岁。云南大理洱源县果胜村,白族人。2010年8月28日,参加婚礼,吃过生皮,2010年8月30日中午到乡卫生院就诊。自诉,恶心,进食后呕吐,腹痛,腹泻,当日大便3次,大便很稀,无脓血。查体:℃,P98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急性面容,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听诊发现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10的9次方/L,其中中性粒细胞7×10的9次方/L,比率56%;淋巴细胞3×10的9次方/L,比率25%;×10的9次方/L,比率18%。×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166×10的9次方/L。:红细胞(—),白细胞(+),虫卵(—)DISCUSSION1:生皮的制作方法及其佐料(卜浩然)生皮,白语又叫“黑格”,即生的猪皮和猪肉。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直接做成一道凉拌菜。两种吃法各有各的特色和口感。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蘸水选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籽还有蒜末、生姜、芫荽(香菜)、冷开水、白糖、盐巴、酱油、如果能有山胡椒那更好,蘸水的配制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马降格了。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在大理有三种猪肉是不能用来吃生皮的,即米砂猪(寄生虫)、病猪和老母猪。生猪肉里的寄生虫(谷少尉)生猪肉里的寄生虫:猪肉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肉孢子虫肉孢子虫的生活史为双宿主型,终宿主(肉食类)粪便中的孢子囊或卵囊被中间宿主(食草类)食入后,在其小肠内孢子囊中的子孢子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在多数器官的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形成裂殖体,进行一代或几代的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再进入肌肉组织中发育为肉孢子囊。肉孢子囊多见于横纹肌及心肌。中间宿主肌肉中的肉孢子囊被终宿主吞食后,囊壁被蛋白水解酶破坏缓殖子释出并侵入小肠固有层,无需经过裂殖子就直接形成配子,雌雄配子交配后成为卵囊,卵囊在小肠固有层逐渐发育成熟。其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诊断方法主要是组织活检(查肉孢子囊)和粪便检查(查孢子囊或卵囊)。旋毛虫: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人因生吃或半熟食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等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旋毛虫对人体致病作用的强弱,与摄入幼虫包囊数量及其活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而致死。按旋毛虫在人体的感染过程可分为下列三期:(一)侵入期(小肠期,约1周):脱囊幼虫钻入肠壁发育成熟,引起广泛的十二指肠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甚至浅表溃疡。约半数病人感染后一周内有恶心、呕吐、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日3~6次)、便秘、腹痛(上腹部或脐部为主,呈隐痛或烧灼感)、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少数病人可有胸痛、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二)幼虫移行期(2~3周):感染后第二周,雌虫产生大量幼虫,侵入血循环,移行至横纹肌。幼虫移行时所经之处可发生血管性炎症反应,引起显著异性蛋白反应。临床上出现弛张型高热,持续2天至2月不等(平均3~6周),少数有鞍状热。部分患者有皮疹(斑丘疹、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旋毛虫幼虫可侵犯任何横纹肌引起肌炎:肌细胞横纹肌消失、变性、在幼虫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中性和嗜酸粒细胞,甚至上皮样细胞浸润;临床上有肌肉酸痛,局部有水肿,伴压痛与显著乏力。肌痛一般持续3~4周,部分可达2月以上。肌痛严重,为全身性,有皮疹者大多出现眼部症状,除眼肌痛外,常有眼睑、面部浮肿、球结膜充血、视物不清、复视和视网膜出血等。重度感染者肺、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亦被累及,相应产生灶性(或广泛性)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甚至胸腔积液;心肌、心内膜充血、水肿、间质性炎症甚至心肌坏死、心包积液;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压增高等。血嗜酸粒细胞常显著增多(除极重型病例外)。血象:早期移行期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但重症患者嗜酸粒细胞可不增加。(三)肌内包囊形成期(感染后1~2月):随着肌内包囊形成,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减轻,但肌痛可持续较久,然无转为慢性的确切依据。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