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论巴蜀古代文化与中原的文化交融.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巴蜀古代文化与中原的文化交融.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3/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巴蜀古代文化与中原的文化交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巴蜀古代文化与中原的文化交融周振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地上便出现了六大文化区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巴蜀文化是六大区系之一,具有自己的生长点。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和加深,各大文化区系逐渐出现统一、融合的趋势,最终发展为集各大区系文化特色而整合的中国文明。如果说,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犹如百川汇海,终为一流,那私,巴蜀文明就是百川中的一支,大海中的一波,对于中国文明的缔造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固然,巴蜀文明的诸要素,从总体上说来是独立产生的,是组成中国文明的若干个区域文明之一,并非中原文明的分支和亚型。然而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各种因素,巴蜀文明同中原文明之间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文化渗透,以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文化趋同的现象,实属历史发展的必然。就青铜器而论,虽然巴蜀青铜文化自成一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征,但其中不仅可以见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明显影响,而且有许多礼器本身就直接仿制于中原青铜器。比如,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云纹,青铜神人大面像鼻、额之间上伸的夔龙纹饰,青铜神树上的夔龙等等,都是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而为巴蜀所采借。又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尊、和玉戈等青铜礼(容)器和玉锋刃器,也完全仿制于中原文化。再如,三星堆出土的陶高柄豆、陶,其形制同样渊于中原文化。在古文字方面,固然巴蜀地区与中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古文字自有源流,自成体系,字体、结构、音读均与汉语古文字不同,但是从广义上看,巴蜀文字不论是方块表意字还是表形字,都确定无疑地属于象形文字系统,都肯定从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的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而与汉语古文字具有相当的共性。中原文字尽管也有分合重组的发展演变史,但是,“即便是形声字,也还要借用字形来表达共音,而不必另制音符,所以汉字完全属于象形文字系统”。巴蜀方块表意字脱胎于象形字而存其风骨;巴蜀符号中的声符也是从意符演变而来的,未另制音符。这正是巴蜀文字与中原文字的共同基础所在。在早期城市方面,成都平原城市的起原模式、网络特点以致结构功能等方面,与中原城市区别甚大。尽管如此,古蜀城市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步伐却与中原城市是大体一致的。这显然是受到某种共同因素的制约,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政治经济形势的连锁演变,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若干趋同的促动因素,从而成为中国城市演变的共同基础。除文明三要素外,人群往来、民族迁徒、战争和平、信息交往等,都对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传播以至趋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才最终合流,成为积淀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若干基本成分之一。我们曾经说过,在古蜀文化来源之一的岷江上游地区,其文化面貌显示出与大禹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关系的特点,三星堆蜀文化的某些因素也同夏文化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意味着巴蜀文化与炎黄文化早就具有某些内在联系。事实上,黄帝、黄帝正妃嫘祖,以及大禹,均为古代巴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可以肯定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早就存在联系和交流,以至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交融状态。它们就是古史传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可见,中国古史传说是一种多元耦合、多地一体的结构。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到公元前3世纪末秦灭汉兴,巴蜀相继被纳入以秦汉文化为符号的统一的中华文化之中。秦汉王朝先后在巴蜀地区所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