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3/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次环绕地球一周,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且与地轴垂直的半圆。本初子午线(0°经线)指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经线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以0°经线为界向东西各划分了180°,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二为一叫180°经线。2、纬线是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有无数条,赤道(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至南北变为两个点(南极和北极是最短的纬线)。以0°纬线为界向南北各划分了90°3、地球绕地轴转叫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天,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生活中的例子: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时差;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4、绕太阳转叫公转,周期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生活中的例子:春夏秋冬的交替。5、地球自转引发的自然现象:①昼夜更替;②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6、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的角度不变(°),北极的空间指向不变(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引发的自然现象:①形成了四季;②形成了五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7、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图例常被称为地图的语言)8、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一百万厘米(10千米),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零。9、小比例尺表示的内容简略,范围大;大比例尺表示的内容详细,范围小。10、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绝对高度);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海拔(相对高度)1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重合或断裂是陡崖。等高线闭合处是山顶或盆地12、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样半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13、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14、亚非: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百令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15、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16、大陆漂移假说(德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个联合古陆,后缓慢的飘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1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18、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19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20、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的要素有:①气温;②降水2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2、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23、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2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①由赤道向两极(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高。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25、世界降水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