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电视机.ppt

格式:ppt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视机.ppt

上传人:n22x33 2015/10/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视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视机整机电路分析

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的整机分析
TA两片机集成电路简介
电子技术学****与交流(QQ群 92523157),期待朋友您的加入,共同学****交流电子技术!
分立元件黑白电视机的整机分析
公共通道
公共通道指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共同经过的电路, 包含高频调谐器、中频放大器、视频检波器及预视放级电路。
射频电视信号由天线接收下来, 加到IV组线圈(IV-1~IV-12)与1C3、 1C4等组成的输入电路。 B1为4∶1高频变压器, 用于外接对称振子天线与输入电路配接时进行阻抗匹配和平衡-不平衡转换。二极管1BG4起保护作用, 避免强干扰激励信号损坏高放管。输入回路在1~5频道时等效如图12-2(a), 6~12频道时等效成图(b)。
图 12-14 D8型电视机详细功能方框图
1BG-1是高频放大管, 集电极负载是Ⅲ组线圈(Ⅲ-1~Ⅲ-12)、Ⅱ组线圈(Ⅱ-1~Ⅱ-12)以及1C-7、 1C10、 1C12、 1C13等组成的双调谐回路, 如图12-3所示。其中1BG-1的输出回路和1BG-2的输入回路均采用电容分压的方式, 亦即部分接入的方式, 这样, 可提高双调谐回路的Q值。 1BG-1采用具有正向AGC特性的高频低噪声管, 其基极偏置由AGC控制电压产生电路通过电阻1R-1提供, 故高放级增益将根据输入信号强弱而变化。
图 12-2 输入回路的等效电路
晶体三极管1BG-3与1C22、1C25、1C24、1C27以及Ⅰ组线圈(Ⅰ-1~Ⅰ-12)等构成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以产生本机振荡信号。其中1BG-3接成共基极组态, 振荡频率的微调由改变Ⅰ组线圈中的铜芯来实现。
1BG-2为混频管, 经高放的射频电视信号由双调谐回路耦合到该管基极, 本机振荡信号由电容1C17也耦合到其基极, 利用晶体管特性的非线性产生混频作用。1BG-2集电极接有1C18、1L3、 1C23等组成的中频选频电路, 选出本振信号与外来射频电视信号的差频。
载频变为中频的电视信号再经电容1C26送往中频放大器电路。1C15引出端是测试点。高放、本振与混频三个部分构成了高频调谐器(俗称高频头)。
中频放大电路由BG-2、 BG-6、BG-9三级谐振放大器组成, 其中BG2、BG6为低Q值单调谐放大器, BG9为电容耦合双调谐放大器。
图 12-3 高放管双调谐负载
中放输入端有三个吸收回路, MHz串联吸收, 是崐将伴音中频(附图(一)标的是老中频, 图像中频为37 MHz, MHz)的增益取为图像增益最大值的3~5%, 以免图像和伴音相互干扰。 C5与线圈Q3组成29 MHz串联吸收, 以吸收掉高邻近频道的图像载频的干扰。 C4、 C6和线圈Q1则组成桥T型吸收回路, MHz的低邻频道伴音载频的干扰。线圈Q2与C3、 C1等构成带通滤波器, 可阻止混频后的高次谐波。这些吸收回路和带通滤波器等与各放大器的谐振回路配合一起, 使中放幅频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C9和线圈Q5组成的串联吸收回路可进一步压低带外波动, 减小干扰。
中放电路中第三级双调谐放大器对幅频特性影响最大, 为避免增益变化影响幅频曲线, AGC电路只控制第一、第二级放大器的增益。BG2、 BG6均采用具有正向AGC特性的高频管, 基极偏置由AGC电路通过R6、 R7、 R15等提供。三级中放增益约60~68dB, 中频电视信号放大后经双调谐回路耦合到视频检波器。
视频检波由二极管检波器完成。 R37与二极管串联虽降低了检波效率, 但改善了检波线性, 并可减小高次谐波的辐射。滤波网络采用的是两级π型LC低通滤波器, 可加强滤波性能, 并改善对角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