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路自行车如何正确使用变速器
在日常骑行中,经常发现有的车友不会正确地使用变速器,上坡时,使用前边最大,后边最大或者前边最小,后边最小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最忌讳的齿比搭配。上坡时,骑行者,呼吸急促,上身左右摇摆,大力踩踏吃力前行,不时听到累死我了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合理的选择变速器所造成的。要想骑的快、骑的轻松、骑的远,必须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变速器。
如何正确使用变速器呢?下面以大行P18变速器为例说明一下。所谓18速是指2个牙盘和后9片飞轮,即2×9=27的变速器。(最大牙盘为1,最小牙盘为2;飞轮最大片为1,最小片为9。)正确的对应的齿比应该是:
1、牙盘1对应后飞9、8、7、6片;
2、牙盘2对应后飞5、4、3、2、1片。
正常较平坦、缓坡或者顶风的路况可选择1范围内的齿比骑行;上陡坡长坡可选择2范围内的齿比骑行。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选择变速器搭配也不一定完全局限于此,可灵活掌握。
    正确选择变速器,是为了使变速器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通过调整链条在牙盘和飞轮上的位置,改变齿数比,产生变速效果。齿数比改变后,
骑行者腿部踩踏的力量会发生变化,使骑行轻快、省力、保持呼吸平顺。同时也是避免产生非正常声响和磨损,防止链条,牙盘,飞轮及变速器过早报废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人认为,要想骑的快,就要用力踩踏,所以常常看到用非常大的齿数比骑行的人(前面用大盘,后面用小飞轮)。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变速比确定的前提下,骑行速度是由2个因素决定的,1是踏频,2是踩踏力,两者缺一不可。
踏频是指两脚每分钟向前踩踏曲柄的次数,合理的踏频是每分钟90左右。爬山时通常达不到这么高,爬坡时能有70-80就不错了。 用踏频换取更大的扭距是非常必要的。骑行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能,调整好合适自己的齿数比,在保证呼吸顺畅平稳的状态下(有氧代谢状态,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0次以下,竞技除外),尽量提高自己的踏频,这对轻松爬坡和快速骑行非常有帮助。
公路自行车踏频训练技巧
踏频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训练过程,重点是在高踏频下仍然保持身体的平稳,不至于由于踏频的提高而产生身体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跳动。也就是说,使得人与车之间始终保持协调一致、始终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踏频训练是自行车入门的必修课,尤其是对于公路车。始练时可以将速度暂时放在一边不管,只练频率;等频率提起来之后(譬如达到较长时间的100踏频以上)再辅以力量、耐力达到一定速度目标,如此逐步增量。当频率与力量同步得到了提升时就成为一个骑行高手!
    然而,我们从何入手?
    第一种说法是,频率与力量两者缺一不可,都是需要通过训练而提高的。踏频是自行车运动的入门功夫,不学会怎样高效率地踩踏,就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骑车,所以通常教练会要求从基本的踩踏功夫入手,包括踏频训练。踏频和力量都不是先天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勤苦锻练,所以,训练频率与力量的方法只有在骑的过程中才能训练出来,并且频率训练与蹬踏技术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不掌握要领而一味地大力蹬踏,反而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所以很多教练都主张先从频率入手进行训练,再逐步地辅以力量的训练。
    第二种说法是,没有一定的力量,怎么能实现高踏频。在观察职业车手、环法车手(公路车)他们的踏频平路要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