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NobelPrize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立的奖项。他于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去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因为1976年NobelPrize的奖章。NobelPrize自从1901年12月10日第一次颁发以来,已经走过110多个年头。百余年来,为数众多的获奖者也在NobelPrize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居里家族的NobelPrize法国籍波兰裔科学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NobelPrize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NobelPrize的人。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单独获得化学奖。居里家族的成就不止于此。就是她们的大女儿伊雷娜,又在1935年和丈夫约里奥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学生时代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正直、爱国教师家庭。她自小就勤奋好学,16岁以全奖毕业于中学。因为当时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华沙不允许女子入大学,加上家庭经济困难,玛丽只好只身来到华沙西北的乡村做家庭教师。1889年她回到了华沙,继续做家庭教师,有一次她的一个朋友领她来到实业和农业博物馆的实验室,在这里她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实验室使她着了迷,以后只要有时间,她就来实验室,沉醉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实验中,她对实验的特殊爱好和基本的实验技巧,就是在这里培养起来的。1892年,在她父亲和姐姐的帮助下,她渴望到巴黎求学的愿望实现了。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她决心学到真本领,因而学习非常勤奋用功。每天她乘坐1个小时的马车早早地来到教室,选一个离讲台最近的座位,使清楚的听到教授所讲授的知识。也为了省下乘马车的费用,入学4个月后,她从姐姐家搬出,迁入学校附近一住房的顶阁。这阁楼里没有火,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依靠它,居里才有一点光明。一个月仅有40卢布的她,对这种生活不在意。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清贫艰苦生活日益消弱她的体质。1893年,她总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数学系,并获得了巴黎大学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勤奋玛丽的勤勉、好学和聪慧,使她赢得了李普曼教授的器重。在荣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她来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活动。就在这里,她结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亦译皮埃尔·居里、比埃尔·居里)皮埃尔·居里1859年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时,因为她具有独特的富于想象的性格,她父亲没有把他送进学校,而是在家里自行施教。这种因材施教使皮埃尔16岁通过了中学的毕业考试,18岁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并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19岁被聘任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他和他那同是理学硕士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