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纳西族与殉情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纳西族与殉情文化.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3/1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纳西族与殉情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民族社会学期末论文纳西族独有的殉情文化姓名:陈敏院系:管理学院专业:10级行政管理年级:三年级学号:L01014042纳西族独有的殉情文化陈敏摘要:在纳西族社会里,殉情曾经是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以至于外人将丽江成为“殉情之都”。这种殉情之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宗教,以及心理的原因---改土归流后与原有的自由婚姻相冲突的包办婚姻,对殉情者举行祭风仪式的纳西东巴教,封建礼仪压迫下的社会谴责和自我谴责心理。如今,在新时代下殉情之风已成为过去,但它作为纳西族的过去,仍然是每个爱好纳西族必定要了解和尤为关注的方面。关键字:纳西族,殉情,改土归流,东巴教,心理《纳西人的的最后殉情》的作者谷雪儿这样评价过纳西族-这是一个充满喜悦与悲剧;羞涩与奔放的民族。也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大部分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它用历史演绎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殉情文化。丽江这个被成为世界的殉情之都的地方,就是纳西族源远流长的悲剧情节所在之地。家家都可以数出其家庭成员中一两个殉情死去的。不得不悲叹的是,这是何等让活着的人伤心的荣耀。殉情,为爱情而***的行为。在丽江纳西族的社会里,他们用生命解释着这个词,将由于生所带来的痛苦,寄托在对死后环境的迷恋,信任和向往上。在丽江纳西族社会中流传着一个关于殉情的美好传说。传说"久命"是第一个为爱情而死去的人,她与"羽排"相亲相爱,但受到羽排父母的阻挠。久命虽作了种种努力,但都无济于事,绝望之时,她愤然死去,被居住在玉龙第三国的爱神"游主"接纳,在那里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后来羽排赶来,也跟着到玉龙第三国去。久命与羽排,便在处处开满鲜花的爱神的国度里生活。在《纳西人的最后殉情》中如此描述了他们的殉情之后的美好生活。“久命和羽排,肩并肩来心连心;走也走到自由的国度,来呀来到幸福的乐园。名眼看到晶莹的银龙,快脚踏上软绵的碧毯;巧手采着艳丽的鲜花,步入白云缭绕的乐园。这里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这里有吃不完的鲜果珍品;这里有喝不完的美酒甜奶,这里有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拌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自己苦呀自己得享受,自己放牧自己得温饱;织一件呀一代穿不烂,播一季呀一世吃不完。”第一次听完这个传说的时候,笔者并没有就殉情文化这方面想太多。而仅仅以女性身份,对于“久命”这样的的纳西女子,在死亡问题上,也象在其它问题上一样,扮演敢做敢为,敢恨敢爱的主动角色的很是敬佩。后来也了解到,在这种殉情文化中,以女子居多且殉情意志较男子坚定的现象打破了比较***学中性别差异的“男之即遂,女之未遂”的原则。纳西族女子不愧素以刚烈勇敢著称,也只有这样的纳西女子才得形成以今日纳西族独有的殉情文化。殉情的核心是情,原因是爱,方式是死。简言之就是,因为爱情,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一起,于是男女相约,寻找一个幽静的地方,然后***,这就是古老的纳西殉情风俗。殉情是有一个相约过程,一人主动提出,另一人愿意随他(她)而去。有时还向亲密朋友告别,朋友亦为其保密。殉情前,两人尽可能地买些东西,作好充分准备。殉情过程,也是殉情者最后享乐的过程,她们在选择好的地点吃喝玩乐,穿上新衣裳,向生命作最后的诀别。然后将钱币撒在周围(据说那样可以阻止野兽撕扯尸体),双双相拥相抱,上吊,服毒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