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缠论定义详解
一、为什么叫“缠中说禅”?
1、以股市为基础。缠者,价格重叠区间也,买卖双方阵地战之区域也;禅
者,破解之道也。以阵地战为中心,比较前后两段之力度大小,大者,留之,
小者,去之。
2、以现实存在为基础。缠者,人性之纠结,贪嗔疾慢疑也;禅者,觉悟、
超脱者也。以禅破缠,上善若水,尤如空筒,随波而走,方入空门。
3、缠中说禅的哲学路线安排。由股市之解决之道,至论语之入世之道,至
佛学之大至深大圆满境界。以静坐、心经、佛号,引入大超脱之路。然“理则
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依次第进”,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失之,而得并
未得,失并未失,一颗明珠,总有粉碎虚空,照破山河之日。
二、“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
1、以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
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
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
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
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三、《缠论》的本质
分为两个部分:
。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任何涉及背驰的、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
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四、学习《缠论》的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
一、基本概念
顶分型(如图①):第二 K 线高点是相邻三 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
点也是相邻三 K 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如图②):第二 K 线低点是相邻三 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
点也是相邻三 K 线高点中最低的。
(分型的)顶:顶分型的最高点。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点。
二、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分析
以顶分型举例说明。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
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三 K
线模型(如图①):第一根 K 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
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 K 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 K 线的下影部分,
而在第二根 K 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 K
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
制造了第二根 K 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 K 线,会再次继续一次
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
个新高点。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
量过程。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
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一、基本概念
K 线包含关系(如图①):指一 K 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 K 线的范围里。
非包含关系的三相邻 K 线完全分类(如图②):分为四类——上升 K
线、顶分型、下降 K 线、底分型。
二、应用规范
K 线包含关系的处理(如图③):在向上时,把两 K 线的最高点当高
点,而两 K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 K 线合并成一新
的 K 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 K 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 K 线高点
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 K 线合并成一新的 K 线。
K 线合并方向:假设,第 n 根 K 线满足第 n 根与第 n+1根的包含关
系,而第 n 根与第 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第 n 根 K 线的高点
大于第 n-1根 K 线的高点,则称第 n-1、n、n+1根 K 线是向上的;如果
第 n 根 K 线的低点小于第 n-1根 K 线的低点,则称第 n-1、n、n+1根 K
线是向下的。
K 线包含关系的顺序原则:先用第1、2根 K 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
K 线,然后用新的 K 线去和第3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
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 K 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 K 线去处理。
由此得出 K 线包含处理方法:
1、合并方向的确定:1和2无包含,2和3有包含,若2比1高则取向
上包含;若2比1低则取向下包含
2、合并高低点的确定:若向上包含,取两 K 线中高点最高为高点,
低点最高为低点;若向下包含,取两 K 线中高点最低为高点,低点最低
为低点。
3、合并顺序的确定:2和3有包含,先合并2和3得出新的 K 线,再
与4比,若有包含则继续按此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