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罗家伦文化随笔.pdf.pdf

格式:pdf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家伦文化随笔.pdf.pdf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10/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家伦文化随笔.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

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
卷首语
在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中,还是北大学生的罗家伦先生是
主角之一。“五四”那天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就出自他的
手笔,义正辞严,慷慨激昂。
“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也是由罗家伦首创的。他在当年 5 月 26 日出版
的《每周评论》上的“毅”这个笔名写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第
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
在五四运动前一年,罗家伦与傅斯年等北大学生在《新青年》的影响
下,创办了影响仅次于《新青年》的《新潮》杂志,倡导新文化。
1920 年,由北大校长蔡元培推举,罗家伦出国留学,先入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后又转往欧洲的伦敦、柏林和巴黎三所大学的研究院,直到 1926
年返国。
回国后,他参加北伐,担任过各种公职,但他志趣仍在教育和学术。
他曾担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等。他学
贯中西,广涉群籍,才思横溢。作为新思潮的代表人之一,他一直积极鼓
吹国家现代化,指出:“中国的出路——现代化”,“自从机械征服了距离以
来,我国已托生在现代的国群里,那能不急起直追,加紧现代化?”但同
时,他又热爱中国文化,重视中国伦理道德。他说:“我们并不是盲目从西
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定
各项中国文化里的成就,中国社会上的现象的本身价值。”
本书所选文字包括两部分:一部份是学术文化随笔,另外是作者对一
些文化名人的回忆。
1

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

罗家伦(1897-1969),1928 年 8 月至 1930 年 5 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
校长。罗家伦,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 年考入上海
复旦公学,1917 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 年赴美留学。1922 年起,又相
继留学英、德、法等国。 1928 年 8 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
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 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
长。他长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
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
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
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
研究一个民族的思想特质,颇不容易。因为思想的特质,即使可以反
映某一民族思想的特殊部分,但不能以部分来概括全体。而每一时代的思
想,受该时代的影响所表现的趋势,各有其着重之点,且各时代有各时代
之不同。同时思想家的思想与一般社会的思想,颇有距离。思想家固然可
以领导时代,而时代亦可以影响思想家或其学派的学说。即以此三点而论,
要来研究某一个民族的思想特质,就感到不易着手。一个民族在某种自然
环境中,承受其文化之遗产,所形成的某种状态之下,再加上某几种对外
思想接触后所发生的影响,从这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该民族思想趋向的
大势。例如英国的政治思想,侧重经验,德国重玄学,法国则讲逻辑。此
种判断,虽不能表现一切,但可看出他们民族思想的大概。研究中国的思
想,也应当先讨论它自然的环境,文化的遗产和外来思想所予的影响,然
后找出它思想的特质。
2

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所不能离开的特殊自然环境。这个环境也就从多方
面给予这民族以莫大的影响。单就气候一项来说,比方俄罗斯那样苦寒的
地方,人们时时感到受自然环境的压迫,郁积于心,结果就形成勇猛阴鸷
的民族性。也许因为终年蛰伏的时候多,在屋子里静坐凝思,从炉边闲话
中,许许多多的计谋便容易打好稿子。在印度则不然,终年炎热,精力蒸
发,人们露宿的时候多,仰观星斗,近听恒河,而感觉生灭无常,生命渺
小,于是崇拜宇宙发生印度教及佛教的思想。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
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
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
说到中国与外界的接触,在印度的佛教未进入中国以前,可以说很少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因中国以前接触的均是文化较低落的民族,如匈奴鲜
卑羯氐羌等,他们往往是受中国文化所沐浴,受我们的同化。印度的佛教
在汉末已进入中国,至唐代为止,所予中国文化的刺激最大。但佛教文化
也是和平的思想,而不见阴险残暴的成分。随后到了明末万历年间(三五
○年前),西洋思想也与中国接触了。当时西方正是伽利略、牛顿的时代,
耶稣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