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3/1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洲曲木兰诗比较见南北朝诗风差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蚂在我国文学史这个百花园中,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汉乐府之后两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它们以鲜活、灵颖、绚烂的姿貌诠释着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但水土滋润和人为给养的不同,使处于同一时代的南北朝民歌绽放出不同的色彩。蒇南朝民歌以写男女恋情为主,且大都以女性为主体。《西洲曲》是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它的感情真挚缠绵,用意新鲜灵巧,语言婉转清丽以及大量运用双关语等,较完整地体现了南歌的特殊风貌;北朝民歌反映人民生活疾苦,表现民族尚武精神,描写爱情生活,总体上看语言质朴无华,表情爽直坦率,风格刚健豪放。《木兰诗》总体上体现了这些特点。因此,从《西洲曲》、《木兰诗》看南北朝民歌差异,便具有典型意义。肅一、《西洲曲》、《木兰诗》。蝿南朝民歌基本上是情歌,且多以女性口吻抒情;北朝民歌则涉及社会生活的多层面,诸如战争、羁旅、豪侠、贫苦、闺情等。腿南朝民歌《清商曲词》中的“吴歌西曲”是典型的情歌,《杂曲歌辞》中的《西洲曲》更是情诗精品。诗歌以一江南女子的口吻,抒发其对江北情郎的无限相思。诗歌首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通过折梅寄远,一表相思,为全诗奠定了抒情之基调。思而不见,出门采莲,边采莲边思君,“莲子青如水”,“莲心彻底红”,抒发了内心的爱意。“望郎上青楼”,“吹梦到西洲”,则将思君之情升华至极。折梅寄情,采莲思情,登楼怀情,梦中传情,自始至终无不在言情,真可谓“言情之绝唱”。螄爱情是南朝民歌的主题,诗歌展现了爱情生活的种种场面。有失败者的哀鸣,“上床解腰绳,自经屏风里”;胜利者的喜悦,“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负心背约的猜疑,“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即使是《神弦歌》也具有人神恋爱的特色。袄与之相比,北朝民歌则是一幅多彩画卷。同样写女性的诗歌,《木兰诗》淡漠儿女柔情,而塑造巾帼英雄形象。“可汗大点兵”使木兰由一个“当户织”的闺秀成为替父从军的将士。木兰毅然辞别爹娘,经过漫漫征途,急速行军,艰苦作战,终于凯旋而归。诗歌围绕战争记叙了出征的原因、战前准备、征战过程、战后受赏,反映出北朝的战乱纷纷,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崇尚勇武的精神。膀北朝民歌不仅反映战争题材,还有人民的疾苦,“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尚武的精神,“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爱情的渴望,“老女不嫁,蹋地呼天”;游牧生活及风光,“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北朝民歌在内容上反映现实生活比南歌深广。。袆南朝民歌哀婉,缠绵;北朝民歌积极向上,刚健豪放。羄南歌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渴求,然而多倾诉婚姻不自由,男女不平等造成的痛苦,基调哀伤,感情缠绵。《西洲曲》中“日日思君不见君”的忧伤和凄苦之情,是南歌哀婉情调的集中体现。薀首先,诗歌以空间方位的变换表现思郎之情。西洲折梅,西洲,实爱情之摇篮:梅花,乃爱情之象征。女主人公寄情于梅,让梅花带去她一年的相思。郎不归而采莲去,由此引出南塘抒怀。出门采莲,低头弄莲,细心藏莲,热情赞莲,此中透出的缠绵、哀伤的情意溢满了秋天的荷塘。古语说“鸿雁传情”,可事与愿违,女主人公只有“登楼望郎”。栏杆曲折,可见其内心情感之起伏;低垂双手,又见其忧伤痛苦之沉重。西洲、门前、南塘、高楼,相思无往而不在,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