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部分    教学实录一、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了哪几篇课文?(生:《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念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纵观这几篇课文,不难发现,它们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国。(板:爱国)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爱国这一主题并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知识。二、整体感知,先明概念: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过渡:“爱国主义”只是一个抽象的、空泛的概念,建议同学们从文学的角度和客观现实的事物中去挖掘“爱国主义”的元素,触摸“爱国主义”的脉动,好不好?请大家按这样的思路来展示你的搜集的成果。1、学生纷纷汇报。2、师引导肯定:说得很好,是的,可以考虑与爱国有关的人、事、景、物、诗词、名句、影、视、歌、书、基地等。三、局部引导,各个击破,分组打擂,“正”字记分。1、过渡引疑:同学们,我个人认为,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英雄人物。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富强谱写了一页页华美的篇章,他们的故事也必将指引和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来一个“爱国英杰榜”的大比拚吧。按四个自然组,来一次擂台赛,看哪一组说出的英杰多?(板:人、事)学生纷纷作答,分组登记成绩:文天祥、周恩来、郑成功、岳飞、林则徐、邓世昌等爱国名人以及相关爱国故事。2、师过渡:爱国,就要学习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多积累一些有关爱国的诗词名言,来滋养我们的灵魂。(板:诗、词、名句)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4、位卑未敢忘忧国;生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生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生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准备充分,发言积极,诗词迭出,群情激昂,掀起这堂课的第一个小高潮。)3、过渡:同学们搜集的爱国诗词名句真不少,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热爱祖住爱国的英雄,爱国的诗词名句之外,还应热爱祖国的山川草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我们认为,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物、山川胜迹能让我们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呢?(板:景、物)生答:泰山、黄河、长江、珠峰、三峡、长城、都江堰、万泉河、天涯海角、南京、北京故宫、天安门等等。4、过渡:同学们,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资讯发达的社会。要想吸收爱国主义的精神养料,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想想看,还有哪些渠道?(1)、师生共同思考。(板:影、视、歌、书)(2)、逐一回顾经典的爱国主义影视、歌曲和书籍。并提议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群情激昂,歌声雄壮,掀起了第二个高潮)5、过渡:同学们,我们仅仅从课堂上体会爱国主义是不够的,而是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实在在地掂量一下“爱国主义”的份量。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纸上得来终觉浅”。建议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多去瞻仰革命者的故居,参观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地体验,让爱国主义情感点点滴滴地积累,使爱国主义的根基扎得更深些。生:南京雨花台、红岩纪念馆、抗战纪念馆等等。6、过渡:我们说,祖的。热爱祖国,历史不能遗忘。(板: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