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静脉血栓 预防.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脉血栓 预防.ppt

上传人:szh187166 2015/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脉血栓 预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由于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及病人负担加重,并可能并发肺栓塞而致死。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充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手术﹑服用激素﹑肥胖﹑高血脂﹑子宫出血﹑发热﹑脱水﹑有血栓栓塞疾病史等。
产后﹑术后避免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卧床期间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起下床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加而导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手术患者
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及凝血情况,纠正贫血﹑高血压等;
术中,在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减少术中出血,必要时术中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
术后,严格控制止血药物的使用,及时补充液体,纠正因禁食等引起的脱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早起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在床上自主的屈伸下肢及趾背屈伸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手术患者
机械预防方法,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至能下床活动,以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
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应给与积极的药物干预。
DVT--抗凝治疗
适应症:1 静脉血栓形成1月内
2 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
3 血栓取出术后
抗凝治疗的作用在于防止血栓继续蔓延或形成新的血栓,给侧枝循环的开放﹑缓解症状争取条件。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已有的血栓,有赖于自身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闭塞的静脉再通。
DVT--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
1抑制凝血过程的药物:肝素类(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达纳肝素钠﹑伟素等)
2抗维生素k药物:双香豆素﹑华法林等
3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前列环素等
4降低血粘稠度的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常用抗凝药物----肝素,香豆素类衍生物
DVT护理
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纤维素饮食,鼓励多饮水
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制动,不要过度伸展下肢或膝关节屈曲,以防进一步阻塞静脉回流
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肿胀程度,每日测量双下肢周径
注意有无胸闷﹑胸痛﹑咳嗽﹑气急等临床表现,血氧饱和度检测,警惕肺栓塞发生
DVT最严重的并发症--PE
肺栓塞可以导致:
重大栓塞(肺循环的50%以上)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死亡
非重大型有症状PE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无症状PE
--右心室扩张
--肺动脉高压
--一过性或持续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PE典型症状
突发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浅而快,占90%;与体位变化有关。
胸痛:胸骨前似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样,占70~80%;
咯血,咳嗽:阵发性咳嗽,50%;
惊恐和濒死感,晕厥:20~30%;
其他: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等
PE主要体征
呼吸加快,心率增加:次数大于100次/分
紫绀:约20%病例伴有紫绀。
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或休克,组织灌注不良所致。
急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约20%患者有这些体征。
患侧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有时还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及心包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