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袄目录荿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 -1-肈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 -1-袆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 -1-薄第二章地质概况 -2-蒀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 -2-膇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2-莆第三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 -2-肀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 -2-蒂第三章巷道布置情况 -3-蕿第一节巷道简述 -3-螅第二节施工顺序 -3-螁第三节巷道中腰线布置 -3-艿第四章巷道支护 -4-蚈第一节支护设计结论说明 -4-膄第二节临时支护方式 -4-薁第三节永久支护 -5-莀第五章矿压监测 -6-螆第一节观测对象 -6-薄第二节观测内容 -6-节第三节观测方法 -7-蒂第四节数据处理 -8-膈第六章掘进施工方式 -9-肃第一节工艺流程 -9-肂第二节施工设备 -11-腿第三节作业方式 -12-芇第四节循环进尺 -12-螆第五节运煤方式 -12-螂第六节过特殊区段的施工工艺 -12-芁第七章生产系统 -13-蕿第一节一通三防系统 -13-膆第二节辅助运输系统 -21-蒃第三节供电系统 -22-肈第四节压风系统 -22-螇第五节排水系统 -22-薅第六节通讯、照明、信号系统 -23-芃第七节安全避灾“六大系统” -23-腿第八章安全质量管理 -25-袆第一节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25-羄第二节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25-羃第三节煤质管理要求 -25-膁第四节机电设备管理要求 -26-膈第九章劳动组织、循环图表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8-蒄第一节劳动组织图表 -28-螄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28-羈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9-莇劳动效率、经济效益指标表 -29-袃北辅运与北东回1#联络巷锚杆支护材料表 -29-蒄第十章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 -30-聿第十一章安全技术措施 -31-虿第一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1-薇第二节机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3-羁第三节、风镐落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4-肁第四节机电检修、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35-螇第五节运输、装卸车、抬运设备安全措施 -40-羆第六节矿井其它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41-蚁第七节矿压监测安全技术措施 -45-袈第八节巷道特殊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5-羆第九节抹角安全技术措施 -46-莅第十节井下工作面急救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47-蒁第十一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48-羀第十二章工作面避灾路线 -49-芈第一节避灾原则 -49-袅第二节避灾路线 -49-膂肁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莆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芄一、巷道名称:北辅运与北东回1#联络巷羂二、巷道用途:满足北翼巷道通风、行人、运输需要。螈附图1-1:北辅运与北东回1#联络巷平面布置图蝿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蚃巷道北侧为北胶大巷与北回东大巷5#联络巷,南侧为北辅大巷与北胶大巷3#联络巷,东接为+450m水平北翼回风东大巷,西接+450m水平北翼辅助运输大巷。蚂袀袇莇蒃羁羆螆膃螈莈芆袄螀蒆蚅蚄袁衿肄第二章地质概况莄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虿北辅运与北东回1#联络巷属3#煤层,3#~,,倾角2~14°。煤层之上为泥岩伪顶,—,灰黑色,厚层状,均匀层理,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之上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直接顶,—,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含云母碎片,见少量植物化石;—,灰色,中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云母碎片,平行层理,泥质胶结,分选中等;煤层之下为直接底泥岩-粉砂岩,—,深灰色—黑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见大量植物化石;泥岩-粉砂岩之下为老底,——细砂岩,灰色—灰黑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波状层理,含泥质包体,见菱铁质结核。羇附2-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蒄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袁根据三位地质勘探,本巷道沿3#煤层顶板掘进,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砂岩,底板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深灰色粉砂岩。根据地质报告及该区域内的W1307号钻孔资料,掘进过程中煤层倾伏变化稳定,无夹矸无大型地质构造,如遇到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另行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蚀第三节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肅3#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本巷道掘进区域为高瓦斯区,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施工时要做好一通三防和防尘供水系统的管理。羃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蚁根据瞬变电勘探资料,该巷道掘进过程中主要受3号煤层直接顶砂岩含水层影响,掘进过程中预计将出现少量顶板淋、滴水现象,局部顶板及围岩较为破碎,裂隙发育,淋水将明显增加。螁如遇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必须编制专项探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