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做理智的“追星族”.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理智的“追星族”.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3/2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理智的“追星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做理智的“追星族”话题材料:2007年3月26日凌晨,,一个老人在香港尖沙嘴天星码头投海自杀。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投海自尽事件,竟然在随后的数月间,引发了内地舆论界的一场轩然大波。当然,比这个叫杨勤冀的老者更引人注意的,是站在他妻子身旁的一个年轻女子——他的女儿杨丽娟。1994年下旬,一个十六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照片,两边写“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谁料这样一个梦却一下改变了这个花季少女的命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的她放弃了学业(初中毕业),一心认为自己与刘德华有缘,“专职”在家迷恋华仔。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此等激进行为,甚至有媒体惊呼“她不是一个人在追星”!“杨丽娟疯狂追星”的现象尚未过去,“杨丽娟”已经出现在了学生的试卷上。在昨天进行的第四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决赛上,不少当下的社会热点都成了让学生进行阐释的试题(4月22日《新闻晨报》)。正文:(一)关于追星现象当今社会,出现了中华民族第五十七族——“追星一族”。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大量存在。那么明星是什么?名者,是指他们知名度较高,影响比较大。星者,是指他们如天上的星星,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在那里引人注目,闪闪发光。他们是对艺术的夸张,他们是对生活的宣染,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人们才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但是他们毕竟不同于衣、食、居、行,让人离不开。“追星”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生事物”,虽然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其发展势头之迅猛,是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的。五十年代的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崇拜的偶像是科学家陈景润、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而80年代后,正在校园处于追星的同学们,影视明星则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完美的明星。(二)追星的利与弊可见,在适度范围内,追星有一定益处。首先,青少年的确从明星身上学到好多好的东西。如:某些歌星、影星为慈善事业捐款、看望爱滋病孤儿等等公益活动。某些星本身的品行优良,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心朋友、同事……这些完全可以为青少年做榜样,值得青少年学习。从这方面来说这是可取的,并且是可以大力宣传的。其次,追星是一种精神享受。就像养花爱好者把喜怒与花草联系在一起,养宠物者把哀乐与小动物联系在一起,集邮爱好者把情感寄托在邮票上一样,只是各自的爱好不同而已。正是有了追星的喜怒哀乐,年轻的生活才显出了更多的五彩缤纷。所以追星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青少年花过多的时间于追星,而不顾自己的学习。那就不可取了。某些青少年盲目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想成为某某明星那样的人,但自己又不去学习、努力、行动。盲目的活在自己的空想世界中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也看到不少青少年,由于他们辨知能力有限,缺乏社会经验,甚至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才是值得自己仿效的,不能分清是非黑白,只是盲目地跟风模仿,只是一味崇拜,盲目学习,连明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一概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