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患抑郁症是需要治疗的,因为不治疗有生命危险。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发出一类新型抗抑郁药物,即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新型抗抑郁药正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目前常用的有5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但有抗抑郁作用,可以治疗抑郁症,而且副作用少而轻,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也没有镇静作用,药物过量也没有什么危险,安全性高。这类药物的适应证还包括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等。半衰期长,多数只需每日给药1次,疗效在停药较长时间后才逐渐消失,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轻微,过量时较安全,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可用;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失眠、不安和性功能障碍,多数副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过性、可产生耐受;与其他抗抑郁药合并使用常常增强疗效,但应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等)合用,否则易致5-羟色胺过多的综合征。(百优解、优克、奥麦伦)适应证:抑郁症、强迫症、贪食症、惊恐发作,其他还有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需要3~4周起效。用法用量:剂量少至5~10毫克/天,最佳20~40毫克/天,推荐剂量为10~20毫克/天。如能耐受,20毫克/天应维持3周,然后逐渐加量,多数抑郁病人每日不超过40毫克,有些病人<10毫克或更少。可将20毫克胶囊溶于水或饮料中分次服,溶液应置冰箱内保存。强迫症:60毫克/天改善最明显,但副作用也最大。推荐起始量20毫克,如能耐受,3周可加至40毫克/天,1个月后酌情加至60毫克/天。常见不良反应:有失眠、恶心、易激动、头痛、运动性焦虑、精神紧张、震颤等,多发生于用药初期。有时出现皮疹。(赛乐特)适应证: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经前期紧张症。靶症状是抑郁情绪、焦虑、睡眠障碍、惊恐发作、回避行为、警觉性增高。失眠或焦虑在治疗的早期就可缓解。用法用量:20毫克/天既是最小有效量,也是多数成人患者治疗抑郁最佳剂量。老人、肝肾病人初始量和维持量应小,如20毫克/天,2周无效,可隔周增加10毫克,逐渐增至50~60毫克/天。如仍无效者,应换用其他药物。停药时应缓慢,以免出现撤药反应。不良反应:性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食欲降低、恶心、腹泻、便秘、口干)、失眠、镇静、激越、震颤、头痛、头晕、出汗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为:罕见的癲痫发作,诱发躁狂,激活自杀观念。(左洛复)适应证:主要为抑郁障碍的治疗和预防,也适用于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心境恶劣障碍、非典型抑郁和惊恐障碍。用法用量:开始50毫克/天,约2~4周生效,有时疗效出现较快。可间隔1~2周调整剂量,最高剂量200毫克/天,最佳剂量为50~100毫克/天。约2/3病人50毫克/天效果满意,饭后服。根据睡眠情况早晚服均可。不良反应:副作用较轻,可有恶心、厌食、腹泻、失眠和性功能障碍、射精延迟。(兰释)适应证:主要适用于抑郁症及相关症状的治疗。对伴强迫的抑郁症较适合。用法用量:抑郁症的起始剂量为50毫克/天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