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仅供个人参考:..  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制定很多老师都认为教学目标的撰写既简单又繁琐,简单的是因为每天都写,大同小异,可以不假思索地写,闭着眼睛写,繁琐的是因为天天都得写相同的东西,觉得无味。按照要求该有的都有就行。出现1、教学目标流于形式,2、教学过程与目标没关系。其实,当我们把教学目标真正读懂了,才会发现它真的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没有它,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容易导致随意化、重点不突出,最容易出现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与实践,、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则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做什么   幼儿能达成的目标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怎么做   教师的策略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幼儿带来了什么二、如何制定三维目标?(一)制定三维目标注意几个问题:1、三维目标落实的整体性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彼此独立,毫无联系的。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通过相互渗透构成课程目标完整的结构体系。所以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作为整体来完成。制订教学目标应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齐头并进。2、三维目标落实的灵活性、持久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确立三维目标意识,挖掘课程教材各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因素,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也就是说在某一教学中,可能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所有维度,也可能只反映其中的一维或二维,教师不必强求或牵强附会,但教师必须明确,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拥有三维目标意识,且在一个阶段内必须反映出整个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通过一节教学活动,幼儿掌握情况和效果可以显性的表现出来,而过程与方法对应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需要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加以关注和渗透,让幼儿有所感知与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在幼儿的经验体系中产生顿悟或感悟,成为幼儿自己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提倡教学目标少而精。宁可少一点,清晰一点,落实的效度高一点,也不要把三个维度生搬硬套进来。3、注意目标预设的概括、简练(二)、三维目标的使用例一:大班美术活动:小小运动员一、尝试运用制作报纸小人的经验,制作出各种运动造型的人物形象。(知识技能——做什么   幼儿能达成的目标)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各种运动的姿势,自主探索不同的运动造型的表现、设计方法。(过程方法——怎么做   教师的策略)三、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创作过程,喜欢运用报纸进行创作的表现形式。(情感态度——给儿童带来了什么) 例二:大班诗歌:家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语句。(做什么)2、通过图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