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外并购的成与败---中海油集团**一、中海油公司简介(简称“中国海油”、“总公司”或“集团”)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董事长:王宜林*业务纵览*二、中海油并购的动因经济自主权国际地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般动因可以归结为:寻求市场机会、绕开贸易壁垒、跟踪先进技术以及获取原材料四个方面,来获取在世界石油经济体系中最大的经济自主权。通过跨国并购,极大地提高了跨国企业母国的国际地位,使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石油行业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作为战略性资源的相关行业,石油行业海外战略的动因有其明显独到之处。*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三、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优尼科简介: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又称加州联合石油公司,panyofCalifornia简称优尼科)是美国排名第9位的石油钻探和开采公司,是一家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缺乏并购经验不透明的关系竞争对手优势并购失败原因竞购时机不当政治和政策障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历程:内部分歧,失去第一次竞购机会:2005年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高层接触,并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后,美国雪佛龙公司提出了180亿美元的报价(包括承担债务).由于没有竞争对手,雪佛龙很快与优尼科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6月10日,,无意提高报价,以失败告终: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大的海外竞购,、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具体原因分析: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主要是因为公司高管以及政府方面的抵制,也就是在于没有与公司管理层达成足够的默契。其次是对美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没有做足够的了解和开展游说工作,导致政府方面有很多反对的意见,相关的利益团体也向白宫和国会施压,最终造成这项收购的失败。另外,中海油对国际商业运作缺乏经验也是导致竞购失利的另一重要原因。**四、收购尼克森——、收购尼克森——成功案例尼克森简介:位于加拿大的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是北海第二大油气公司,它在多伦多和纽交所上市,它拥有加拿大油砂、页岩气,还在北海、墨西哥湾及尼日利亚等地拥有一定储量的深海常规油气资源。收购概况:;。除中国近海外,中海油油气资产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里海等海外地区。此次收购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