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论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doc

上传人:908566299 2013/11/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
白蓉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从《企业财务通则》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入手,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从目标的区别、监督控制主体的区别、被监督和被控制的对象的区别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财务监督会计控制异同规定
1 监督和控制目标的区别
在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第71条中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这是对1997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制度化、法规化。在《通则》71条中规定:“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通过强化预算管理、监督控制企业合理筹资、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等财务行为,力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而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6条中规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什么财务监督同会计控制会产生区别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财务监督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物质流和资金流,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信息流。用马克思的话来理解“生产和记载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回事,就像给船装货和装货单是两回事一样。”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是以货币为先导的物质运动过程,货币作为生产经营的伊始和归宿,是以实现其价值增值扩大为目标的。而会计核算控制则是对已经发生了过的物质流、资金流予以确认、计量、报告。前者以增值为目标,后者以客观、真实为目标。然而会计毕竟从属于企业资产营运增值的总目标,因此我们也应当要求会计内部控制的总目标也应以资产增值为其归宿。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原因很简单,财务决定企业的生产活动,会计需要从属于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控制目标也就必须服从财务监督目标。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企业所有制单一,国有国营的经济体制对于企业的要求只是从事物质生产。企业的设立是由国家通过政府决定的,所以企业的财务投资决策职能由政府代行,企业基建、生产所需的资金都是由国家拨款,不足的部分由国家银行贷款;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拨入;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给同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应当由企业财务部门行使的职能几乎全都由政府的职能部门来代行。企业惟一的任务就是组织生产,由于物质极度匮乏,产量就自然成了企业生产追逐的主要目标。行使的惟一的财务职能就是成本管理。就是对此,政府也通过财政部门、职能部门加以控制。降低成本也是通过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比、学、赶、帮、超来实现。这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学****邯钢经验那个时期。尽管以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为标志,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但是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存至今仍然影响着企业。简单的说,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同企业的会计部门混在一起。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不正常的。我们必须清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