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751年)金大城兴建的寺庙,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真贤洞吐含山山坡。佛国寺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大雄殿为中心的白云桥,紫霞门,影楼,自警楼,多宝塔和释迦塔以及无说殿区域。二是以极乐殿为中心的七宝桥,莲花桥,安养门区域。大雄宝殿前的庭院中矗立着韩国最精美的两座宝塔—释迦塔和多宝塔。多宝塔和释迦塔被称为佛国寺的一对善男信女,精巧的建筑美和完善的象征性正是代表了为实现佛教理想而努力的新罗人的思想与艺术。像大多数寺庙一样,从建筑材料到空间设计,佛国寺的一切都是芸芸众生精诚和心愿之结晶。位于佛国寺后面的石窟庵和石窟庵本尊佛是新罗时代全盛期首屈一指的杰作。石窟庵建筑巧夺天工,极富科学性,造型完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佛教世界。无庸质疑,石窟庵是新罗建筑所遗留下来的韩国国宝之最。“石窟庵”和“佛国寺”,作为新罗佛教美术和建筑技术的经典之作,得到高度评价。1995年12月,联合国教科书文组织对佛国寺与石窟庵进行鉴定之后,将其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海印寺以保存高丽八万大藏经板而闻名,是海印寺现存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陕川郡伽倻山西南山麓,新罗哀庄王3年(802年)由顺应和利贞所建。海印寺与通度寺、松广寺一起被称为韩国三大领主寺。现在海印寺有附属寺75座,附属庵14座,具备禅院、讲院、律院等,形成韩国佛教之大派。在境内还以大寂光殿为中心,设有应真殿、独圣阁等,形成了完整的拜佛环境。海印寺藏经板殿以封存高丽大藏经闻名,而且为便于保存藏经,除了保存功能外未做任何装饰,形状如一的两个殿一南一北并排而立。海印寺具有保证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不会被腐饰和损毁的科学而有效的结构,可谓15世纪的一大创造。因此在此封存的大藏经板经几百年至今保存完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海印寺藏经板殿为宗教、科学、造型全盛期的伟大杰作,1995年12月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朝鲜王国的开国君主太祖李成桂于1394年将国都自松岳(现今的开城)迁至汉阳(今天的汉城)后,下令建造宗庙,用以祭祀王朝的先祖。宗庙于1394年12月动工兴建,1395年9月竣工,此后不断扩建,形成今日的规模。宗庙是为供奉朝鲜时期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推崇的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是最为肃穆庄严的建筑物之一。如今的宗庙祭礼定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日,在举行祭礼时,演奏的音乐为"保太平"和"正大业"。当时的音乐用编钟、编磬等一般雅乐器,配以唐笛、长鼓、牙筝等唐乐器和大芩等乡乐器,编成独特的旋律,突出了节奏的庄重和曲调的典雅。宗庙祭礼,与宗庙这个空间、礼仪顺序、礼仪食饮和祭器、乐器、仪仗品、礼仪音乐和舞蹈等相谐调,而且在1462年定型以后几乎原封不动地传承了500多年,这样的综合性礼仪文化在全世界都罕见。宗庙以韩国儒家传统的表现、流传至今的礼仪遗产以及建筑的价值等,1995年12月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时为离宫,因壬辰倭乱时正宫景福宫被烧毁,昌德宫就被用作正宫,大王就在昌德宫执政,直至修复景福宫约300年之久。因此宫位于景福宫东边,常叫"东宫"。昌德宫落成于太宗5年(1415年),当时在都城已建有正宫景福宫和宗庙、社稷等,所以把它建为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