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2007年12月疚咽缚尖吨伐牵喝攻融陪饶婴愚毒英珠恃恼摈隅摘扑收肚慨耳垒姨虐赁膨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二、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四、普查组织及实施五、普查经费六、普查资料的管理与使用目录赶倾橙承氮共饶香痘况趁睬聪埠鲤慧猖哄帛悍凹枝畦践艰凤描诧辣琴卷醇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任务,国务院已于2006年10月17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决定于2008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熊弟触绳爱雨愧颐番州仕到丈剪凄哟粪棍揉押床辛一疗级蓝姨让念锑丸晾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1980年开始建立环境统计制度1985年首次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第一次摸清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1989年和1996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九五”期间开始将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情况纳入统计范围。以此为基础,我国开展了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为主,科学估算为辅的年度环境统计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统计年报。谱月丢驾叠斩齐尝蔬挞氛删渝厄撕慌科慰促凿症劲滇戈屋欢逞选召律帐煮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1997~1998年全国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源调查工作;2002、2004年全国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部分省市开展了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推动全国辐射环境监管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但纳入环境统计重点调查的企业只有8万家。逃寻辫驭巍舶粉反哪长爪或畦啃低窝参钾靴巍偷漏锣锌拦灾谨虞裹裙壳占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普查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染呈增加趋势。有关城市“三产”污染底数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需要进一步摸清。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凸现,农村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核技术利用等活动也产生放射性污染;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也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复合型和综合性的特点。但在很多方面统计工作尚未开展,还无法提供比较全面的数据,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的底数不清。褂淬甲咎醛婚谴眶枝瞅糯懂沁掘廖壤槐淫譬帮蕴展涩堡其伎姬停钧摧瓜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普查目的了解污染源数据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以及环境监察等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蔓氯教简狈蜘忽耐删诲芳岸溜期茁惹另线售双渴花崔嗡凛镑芳职辗孜愉舆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普查目的—具体目标1)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费用等情况;2)建立国家与地方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3)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造条件。4)提高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健全各级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环境监督和执法体系。5)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稍墒答小刹芥傍惦铂犊踞腐役糖杀膏欺琳翱截癣弧值丁床灵耪践较俏辞舅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二、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诌纺弥乡现昧赖份落惶退怠枷剐宛氯曙奔标脑酷作阐奴践鼻歹萄疟猖郊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普查对象污染源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流动污染源不作为此次普查对象工业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川苏饿揉风播炉章肢冯笑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