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大历史问题复习资料1、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利,共同振兴中华。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台独势力、“东突”势力分裂祖国台湾和新疆的阴谋不会得逞。2、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一)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中华民族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的传统。(二)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为统一提供了条件。(三)“一国两制”方针,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四)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五)“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六)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心所向,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推动着两岸统一的进程。(七)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这就是上海“九二共识”。3、中国近现代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半封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6、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7、经济特区:一要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情况;另外我们要明确: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并进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