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今天,我听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第七届“希望杯”教学大赛的马艳丽老师的一节数学课,题目是《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马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用七巧板摆出了美丽的图案,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马老师从七巧板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马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马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了图案个数与块数的大小表格,让学生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在巩固练习过程中,马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日历图片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我从来没有做到的。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设的教学情境。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马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马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