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3/3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留下的一句千古名言,是儒家的思想,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因为富有哲理,故耐人寻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扞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窗体底端“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强调的是有机的统一。《国语》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正由于有了万事万物,才有了和谐的自然界,才能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以音乐为例,只有用不同的音符,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因此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必须正视社会中涌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在一致中得到化解。“和而不同”不仅对每个人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每个人更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君子和而不同”小至一个家庭、单位、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大都同理。窃以为“和”指的是和谐、统一,表现的是事物的相容性,它至少包括两种意思:一是说在一个群体“君子”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如国税部门根本宗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二是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应当围着同一个目标,大家应当齐心协力,团结一条心,不能各自为政。而“不同”表现的是事物的多样性,是指在这个团结一致的群体中,应当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一样,职责也不完全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但每个人都应当坚持原则,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为群体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共同的事业尽力尽责。与此相反,倘若一个部门或单位缺乏民主的和谐气氛,代之为“一言堂”、“和稀泥”整天只能听见一个声音,不能充分发挥各人的主观能动性,则该部门、单位必然变得万马齐喑、死气沉沉。“小人同而不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当面不说,背后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