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ppt

格式:ppt   大小:820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ppt

上传人:crh53719 2019/3/30 文件大小:8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修订的出发点和必要性二、新办法值得关注的信号和变化三、新办法主要修订的内容国家质检总局今年4月21日发布2014年第156号总局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4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从2011年4月质检总局正式启动修订工作以来,总局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全国质检系统、相关行业、企业、消费者、法律专家等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013年8月在国务院法制办和质检总局网站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自修订以来共征求到近400余条修改意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总局针对行政相对人比较关注的条款,例如试生产申请取证产品、取消委托备案等规定,进行重点研究和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修订稿的起草工作。应该说,此次修订对加快质检职能转变、创新监管方式、改善宏观管理、维护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保障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新《办法》)中透露出了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新信号?新《办法》会给生产许可证制度带来哪些新变化?此次修订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在修订过程中有哪些突破?今天,围绕这些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简要解读。一、实施办法修订的出发点和必要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质检部门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行政许可制度,是生产许可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从1984年国务院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正式建立实施这项制度,到今年已经整整30年。作为一项技术审查和政策约束相结合的强制性管理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已经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落实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实践证明,它是一只“有形之手”,是一只“重要的手”。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强质量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维护消费者权益,正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按照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权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不该管的坚决放开,该管的要依法依规切实管住管好,这也是修订原《办法》的出发点。200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公布后,质检总局制定了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制度。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该办法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如现行办法对申请主体条件、委托加工备案等规定,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通过修改规章予以调整;还有现行办法对许可后续监管的规定不足。特别是对于企业取得生产许可后的生产经营、标识标注在义务规定和法律责任规定方面还存在空白;对于生产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等也需要在现行规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提升规章的可行性和统一性;还有现行规章对核查人员、审查机构赋予了行政许可工作职责,不完全符合当前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发展动力的要求等,面对这些问题,也需要对规章进行相应修改。另外,多年来质监部门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如现场检查观察员制度等,需要充实到新《办法》中去。因此,有必要对该办法作全面修改。二、新办法值得关注的信号和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要求,质检总局将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程序合法作为修订原《办法》的主线。新《办法》根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要求,重点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及管理、行政许可机关职责划分、委托加工备案、现场核查、生产许可目录的制定发布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同时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申请主体资格、生产许可的退出制度、企业委托生产标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适当放宽了市场准入要求,减少了行政干预,强化了市场主体责任,加严了事后监管,依法界定、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主体迸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加快质检职能转变、创新监管方式、改善宏观管理、维护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保障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