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欲“树人德”先“立己德”.doc

格式:doc   大小:16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欲“树人德”先“立己德”.doc

上传人:小点 2019/4/1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欲“树人德”先“立己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欲“树人德”先“立己德”-教师教育论文欲“树人德”先“立己德” 2014年教师节前夕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座谈交流,其间提及,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教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从国家领导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也是为师者“以身立教”的应有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本期就“欲‘树人德’先‘立己德”’这个话题,刊载部分短文,供大家参考。“立己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马萍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因此,教师“立己德”必须在“树人德”之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师德的示范与引领、感化与培养作用。可以这样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良好师德是一种感染力。师德的核心是爱。教师爱自己的职业,就会尽职尽责;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视如己出。这种爱不是模仿,不是表演,而是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真实的表达。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的语言、动作还有习惯,所以,教师的爱是会传染的。教师爱工作、爱他人的精神会传染给学生,良好的师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势必会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同学、爱老师、爱社会,必定会对学生阳光心理的形成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良好师德是一种学习力。只有立德在先,才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才会让“亲其师,信其道”水到渠成,从而使学生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倘若教师的职业道德欠缺,缺少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很高,课讲得很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良好师德是一种亲和力。教师“立己德”离不开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这又要求教师要发白肺腑地爱学生,心甘情愿地亲近学生,这样教师才能拥有无限的亲和力。有了亲和力,教师才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才会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所以,良好的师德打造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也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家校联盟。良好师德是一种正能量。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拥有良好的师德能够点燃工作激情,踏实工作,既爱岗又敬业,既勇于挑大梁又肯担重任。当正能量被不断激发时,负面情绪就会逐渐被取代,教师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便得到了有效的克服。同时,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其成为乐观进取的“正能量个体”。(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望重幼儿园)“立己德”是师者的立教之本吴志强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强化师德意识,落实教育实效,是教师的立教之本、立身之根。首先,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