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时间:___世纪末。
(2)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_________大大增强。
(3)特点:______的、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小康。
20
生活质量
经济实力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1)时间: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______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_________普遍提高、________明显改善、________良好。
本世纪头二十年
工业化
综合国力
市场
富裕程度
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
③人民享有____________权利、具有_________素质和_____追求。
④各方面_____更加完善、社会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对外更加_____、更加具有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________。
更加充分民主
更高文明
精神
制度
充满活力而
又安定团结
开放
亲和力
更大贡献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不
同
点
标准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 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
生活质量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小康
不
同
点
社会状态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较大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等
相同点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