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6.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6.doc

上传人:1017079457 2019/4/2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6.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管理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腰痛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 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脊柱侧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二)中医症候诊断基本症候——血瘀症: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兼症:血瘀兼寒湿症: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三)西医病理分型1、按突出程度分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2、按突出解剖位置分型:中央型、中央旁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三、诊疗方案1、中药疗法:血瘀证:基本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血塞通针400mg(亦可红花针、灯盏花针、川芎嗪针等辩证使用)加5%%生理盐水20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兼寒湿证:基本治法为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汤剂:独活寄生汤加减;中成药:汉桃叶片,1次4粒,温开水送服,1日2次。2、非药物疗法:新医正骨——冯氏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特效针灸——浮针,埋针,电针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等选其一或二。腰椎牵引、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等。3、西医辅助治疗措施常规脱水、营养神经治疗,经皮椎间盘臭氧注射及射频靶点热凝术;胶原酶溶核术,骶管冲击疗法,神经阻滞等。4、其它综合治疗方法针刀,穴位注射,中药塌渍,穴位敷贴,灸法,中药硬膏热帖敷治疗,腰椎牵引,传统毫针法:主穴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及腰椎夹脊穴等。5、精神调养和饮食宜忌卧硬板床休息;饮食易消化为主,疼痛已不单是躯体障碍,通常与心理因素有关,应解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情绪,积极配合治疗。6、: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1)知道患者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4)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